名义这个东西,许多人不重视,有时候也确实不用重视,随便寻个借口就行了。
可徐庶认为汉室威望犹在,他的观点是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不宜轻动刀兵。
许褚揉着眉心,试着说道:“或可借防御黄劭所部黄巾贼的名号出兵?”他也就随口一说,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
郭嘉不赞同,这个理由太牵强,而且要霸临颍川,最重要的不是用兵,是要取得颍川士族的支持。只有士族支持许褚,许褚方能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在郭嘉眼里,颍川值得注意的士族主要有三家:颍阴荀氏,长社钟氏,以及许县陈氏。这三家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大族,鄢陵张氏即便极盛时,也无法与荀、钟、陈三家相提并论。
关于荀氏许褚知道的比较多,但也仅限于荀彧,荀攸,荀爽几人的事迹,钟氏里的钟繇,他也算认识,至于许县陈氏,他死活也想不起有哪个名人。
却见郭嘉忽对徐庶道:“元直之前说过早年曾去长社求学,就由你跟主公说一说钟氏吧。”
徐庶苦笑点头,对他而言,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因为他拜师钟瑜门下求学的事被钟氏拒绝了(注一)。
“钟氏的情况有些类似于本县张氏,不过钟氏底蕴足,且出了钟元常这样的大才,比张氏的情况又要好许多。”
徐庶显然是对钟氏颇有了解,如数家珍般将钟氏一族的来龙去脉说给许褚听。钟繇的曾祖父钟皓,是名闻天下的大儒,当时朝廷九次征召其为官,都被婉拒,因此更被认为德行高亮,与陈寔、荀淑、韩韶并称颍川四长。钟氏在东汉时的荣光,正是从钟皓开始。但是自钟皓后,两代没有出大才,一直等到钟繇被阴修辟用为郡中功曹掾,才算扬眉吐气。钟繇还有两个弟弟,钟演、钟进,钟演有文才,钟进骁武,均赋闲在野。现在钟家的主心骨渐渐由钟繇的族父钟瑜转为钟繇本人,可以从他两个弟弟身上做文章。
所以徐庶的建议是,如果要按照郭嘉的方案谋划颍川郡,对钟家应该是用拉拢的策略。
郭嘉拍手笑道:“元直入木三分,与嘉不谋而合。”
许褚直了直发酸的腰板,徐庶说得快,他听的似懂非懂,便道:“还请元直写下来,一会我要细细看。”
徐庶领命,取了笔墨,与郭嘉眼神交汇,两人皆有欣慰之意。许褚身为他们的主公,虽颇有勇力,然出身微末,学识更是糟糕透顶,但是他肯学,肯问,从不不懂装懂,对人才亦很尊敬,而且看得出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在郭嘉与徐庶两人看来,身为人主最重要的便是知人善任,虚心纳言,让手下的文臣武将才智得以发挥。正是基于此处,两人都觉得许褚日后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那许县陈氏,应该也是从元直说的颍川四长之一——陈寔开始发迹的吧?”许褚发问,这次由郭嘉来解惑。
“没错,陈寔曾经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再辟大将军府,党锢之祸(注二)时,于邙山禁锢二十年,天下士人皆以其为表率。后又起复太丘长,以德政治县,清名远播,时李膺等诸多名士都曾在其门下求学,两年前其葬礼上,前来追悼的人有三万多,荀爽、韩融等高官更是披麻戴孝,以子孙礼事之,可见其声望之隆。”
又说陈寔的儿子陈纪,陈谌,都是有德行的名士,朝廷数辟他们为官,都以朝政腐败为由没有答应。陈寔死后,他的政治资源转移到了陈纪跟陈谌身上,羔雁成群,当世荣之。
最后才说到陈群,许褚如梦初醒,原来鼎鼎大名的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陈群,是陈纪的儿子。陈群年少有才名,而且还被素以狂傲自称的大名士孔融引为知己,名声已不在其父之下。
许褚叹道:“陈氏显赫如斯,我等怎会入其法眼。”
郭嘉笑道:“当然,陈氏眼高于顶,岂会屈居人下。与他们打交道,需放低姿态,甚至可以以他们为首。”
许褚哼了一声,以陈氏为首?那怎么成。这种成全他人恶心自己的行为,万万不能做。
郭嘉劝说道:“仅做做样子而已,陈氏虽然名望高,但他们没有私兵部曲,空有名而无实力,实际上还是主公说了算。”
许褚明白了郭嘉的用意,对待钟氏,要以拉拢为主;对待陈氏,要放低姿态,互相利用为主。那么荀氏呢?荀氏名望不在陈氏之下,又该如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