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钟头过去了,尹六幺终于决定将发生在远恕的陈年旧事告予自己的儿子尹织风,他,有权利知道。

尹六幺也因此陷入了沉沉的回忆,而记忆里的故事仿佛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又仿佛是自己亲历的,清醒又迷醉,像是李商隐在写作《锦瑟》一般。

那是一九八三年的秋天,当时的尹六幺十三岁。

他跟随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去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肖岩省远恕市西盘县后合乡的槐树里村。

去那里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赚钱。

肖岩省是能源大省,煤炭基地。改革开放之前,当地乡、村一级是不允许私人开挖煤矿的。改革开放后,从一九八二年起,中央有了新政策:“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从前被称作“资本主义尾巴”的私人小煤窑,一夜之间在肖岩遍地开花。而全国各地四面八方闻讯来肖岩“赚大钱”的外乡人更是数不胜数。尹福贵就是其中之一。

尹福贵是尹六幺的父亲,虽没文化,却有一身的气力。为了给老婆孩子一个看得见的光明前景,就算明知道挖煤是很苦甚至很危险的职业,尹福贵还是想要试着赌一赌,搏一搏。万一发财了呢?单纯的尹福贵愿意做这个单纯的“发财梦”。

于是,尹福贵说服妻子陈小玉,带着十三岁的尹娃一路北上。虽然当时的尹六幺已经十三岁了,可他依旧没有大名。

去肖岩的火车上,尹福贵遇到了和他“志同道合”的好几个“知音”。其中有一个叫老姚的,比他年长一点的男人,跟他们那些人说出了自己此次的去向---槐树里。

尹福贵心想,自己既然没有挖煤的门路,那跟着老姚同去槐树里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至此,尹六幺和槐树里再也不能脱得了关联。从十三岁到二十一岁,尹六幺实实在在地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八年。

“如果不是因为尹霓裳怀上了你,如果不是因为夏雨雪的去世,或许,我这辈子都会待在肖岩吧。”说着,尹六幺磕了一下手中的烟,“这烟不错的,好抽。”

尹六幺懵懵懂懂地跟随父母到了槐树里之后,南北自然环境的地理差异着实有震撼到尹六幺。

比起槐树里,他的老家常秋省清河县龙尾村真的太娟秀了。在尹六幺的眼中,屹立于黄土高原上的槐树里,粗犷得实在太有性格。

尹福贵所在的煤矿规模比较小,矿上也并没有安置旷工家属的宿舍。所以,携家带口的尹福贵只好带着老婆孩子满槐树里找房子住。

可是,房子哪有那么好找的。尹福贵敲了村里二十户人家,没有一户愿意把房子出租给他,尽管空房子明明有很多。

敲到第二十一家,也就是尹居易家时,尹福贵其实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然而,幸福就是这么突然地降临了。尹居易几乎没有多问什么情况,就答应让尹福贵一家住进了自家的院子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