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五年冬,还未入腊月,姑苏城①就一下了两场大雪,眼见着近了年关,天越发冷了起来。    窗外响起噼啪鞭炮声,惊得苏芩玉差点掉了手中那支碧玉钗。她心中本就烦闷,被这鞭炮声一闹,气的将钗往梳妆台一丢。叮当一声,身后给她梳着发的小翠吓得忙拾起那钗仔细检查,见无大碍才舒了口气。    “姑娘,这钗是老夫人赏的,若是有个差池,怕又要闹不痛快。”她手中继续挽着头发,一边劝着。    芩玉淡淡回道:“横竖也不过是不受宠的孙女,不差这一桩。”    话虽如此,她仍将那钗拿起来,看了看才又轻轻放回首饰盒中。芩玉的相貌在这辈孙女中算是出挑的,琴棋书画也不差,偏偏性子冷淡了些,不似其余两房姐妹们嘴甜,老夫人对她也明显生落了。    虽不在乎,却也不敢怠慢,想起母亲叮嘱这次寿宴定要好好表现,指不定能哄得老夫人开心。想来是母亲天真,仅凭几句好话,难道就能让老夫人另眼看待?    心里这样想着,明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母亲嫁进来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她不忍心再添乱。父亲苏绍云排行老二,上有长兄绍业,下有三弟绍义,苏家二老一个器重长子,一个宠溺幼子,他在家中尴尴尬尬的长大,又偏偏娶了小户人家的女儿秦氏。    虽然秦家也算经商有道,尤其是舅父继承家业后在当地成了有名的富商,自古一直重农抑商,跟商家结亲更是令官宦人家所不齿,门不当户不对的亲家自然难结,比起苏家这种官宦人家,在当年总是高攀了。    谁料苏绍云居然硬着脾气在外偷偷将亲事办了,这可捅了马蜂窝,苏老太爷差点将他撵出门去,后来族中叔伯们劝着不能坏了家门名声,才勉强让秦氏进了门。    虽是有了名分,秦氏与那些明媒正娶的妯娌们毕竟出身不同,她性子温厚,倒也不在乎明里暗里的冷言冷语,一心一意的相夫教子,每日拜见公婆,尽好媳妇的本分。是以老太爷后来对她另眼相看,常夸她贤淑,还下令不许其他人不敬。    苏老夫人却一直瞧不上这个出身低贱的媳妇,据说当年进门第一次敬茶就足足让秦氏跪了一炷香时间,虽有老太爷在,明面上不敢怎样,各房分的吃穿用度上却明显有了差距。有一年,府中给各房媳妇赏了金扳指,秦氏那只成色明显比其他两个差了不少。    苏绍云的暴脾气当时就炸了锅,要去老太爷面前评理,被秦氏拦了下来,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才免了一场大闹。待老太爷一过世,他便分家搬离了老宅,自己带着妻女住在城南一处宅院中。    芩玉自小便不喜那位总板着脸的祖母,后来偷偷听母亲与舅母聊起当年,更对老夫人心存不满,极少主动去老宅走动,自然比不上在老夫人身边长大的另外两房孙辈熟络,每次去了,也不与那些堂姐妹一起,只请了安独自坐在一边,由此也得了个不喜与人亲近的高冷名声。    这次老夫人六十大寿,秦氏早早的备下寿礼,眼看着芩玉到了说亲的年岁,以苏绍云清水衙门的闲差,恐怕指望不上,还要靠苏府出面张罗才能许个好人家。    其实苏家在姑苏不算大家,可苏老夫人父亲跟着□□皇帝打过天下,后来虽杯酒释兵权封了个没实权的官,好歹也算是开国功臣,到了她这辈,赶上太宗继位,又是一番改朝换代,在朝中的弟弟所幸没被牵连,也就安安稳稳的世袭官位吃着俸禄,是以娘家在京城也算小有势力,这三个儿子在仕途上多少受了荫蔽。    去年她借着京城的关系,将大房长女苏丽珍嫁给判礼部事之子。这门亲事看似普通,明眼人却看得出,苏家这是要往京城走呢。    芩玉自己倒不担心婚事,她今年不过十五,等翻过年也不迟。况且她一个人独惯了,想到自己要跟素未谋面的男子一辈子朝夕相处,心中难免有些排斥。母亲总说她是个清冷性子,别的姑娘家都喜欢扎堆绣花说些女儿家话,她却宁愿自己在书房呆着看些杂书,难得跟堂姐妹聚一起,也只坐着不说话。    她仍记得幼年曾有一次,三房妹妹看上她新买的一对铜铃铛,硬抢了去,她气极推了一把,正被三房婶子看到,上来就是一巴掌。要不是母亲拉着,她怕是要冲过去拼命,这件事闹到老夫人那,自然不会向着这边,到现在都记得当时那句“小户人家来的就是不知教养”,和母亲当时强忍泪水的模样。    自那以后,她便极少在外人面前展露情绪,生怕一个不慎,又给母亲带来是非,慢慢的也就养成了在外冷淡的习惯。可在自己府中,母亲性格温顺,极少发脾气,那些管教下人的事都是芩玉出面,她话不多却做事干脆利落,处理事情也极有分寸,比同龄女子成熟许多。    看着时候不早,她对着镜子最后整理了梳妆,带着小翠去了前厅。那厢秦氏正张罗着下人将寿礼搬到车上,芩玉上前给父亲行了礼,便去母亲身旁帮衬着。这次老夫人过大寿,据说东京②那边也要来不少人道贺,所以各房早早得了风声,花了大心思准备,一来不能礼轻被比下去引着老夫人不满,二来也能结交京城官员对以后仕途有所裨益。    苏绍云倒没那心思,他一向独来独往,不喜官场应酬,这性子父女俩倒是极为相似,不过他心里也打着算盘,这次寿宴姑苏大半官宦人家都要来人,趁机打听着谁家有合适的儿郎,给女儿定门亲事。    他知道自己母亲的脾气,指望她出面给女儿张罗亲事,也只有毫无心机的妻子才会抱有希望,就算老夫人同意,说不定也是拿了芩玉当筹码,换其他两房的仕途罢了,他早做好打算,只要能让女儿幸福,门第倒不是那么重要。    安顿好寿礼,一家人登上马车启程往老宅赶。一路上,秦氏又再三叮嘱芩玉待会跟祖母多说说话,说不定今个老夫人高兴,对这个孙女另眼相看。芩玉听得头疼,忙打断话头,问道:“母亲这次准备的什么寿礼?”    秦氏一笑,说道:“这次老夫人大寿,我特意托你舅舅去南边进货时带了块上等原石回来,找了有名的师傅雕成寿桃。”    芩玉听了,知道母亲又是从私房钱中出的这笔银子,不由心疼这上好的东西怕是要打了水漂。正想着,突然母亲指着她头上说道:“怎么没戴老夫人赏你的那根碧玉钗?”    她摸了摸头,搪塞道:“今天祖母过寿,想着要应景喜庆些,这支珊瑚珠钗上次祖母还夸过好看呢。”她不敢说自己是赌了气不带那碧玉钗,虽是今年生辰老夫人赏的,可赏三房妹妹的是一对翡翠镯,自己再顶着这边角料做的玉钗,是要让人看笑话不成?    秦氏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也没再问。一路上母女聊着闲话,不多时来到老宅门前。    还没到门口,隔着帘子便听到外面热热闹闹,芩玉轻掀了帘角往外看去,府门口车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她与母亲下了车,跟着父亲走进府门。老管家忙的焦头烂额,见到苏绍云忙喊了声二爷,苏绍云摆摆手让他去忙,自个儿带着妻女向后院走去。    府中张灯结彩,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比起芩玉自家宅院,这里不知大上几倍。当年老夫人嫁到苏家时,她父亲一向娇惯这个女儿,买下前朝王府重新翻修作为嫁妆,所以苏府要比同等人家的宅院气派不少,在当地也数一数二。    一路上人来人往,夹杂着不少陌生面孔。芩玉走路一向不看人,只盯着地面自顾自往前走,突然,她感觉有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停下脚步往四周看去,到处都是人,哪里分得清是谁。心想大概是错觉,也并未在意,紧跑几步跟上父亲。    还未进后院,便听到女子咯咯的笑声,不用看也知道是那几个堂妹。抬眼看去,果然几个衣着鲜艳的少女围在一起说笑,见到她来了,不冷不热的喊了声玉姐姐,便再无话。她早习惯这场面,不咸不淡应了声,直接跟着父母走进后院大堂。    老夫人今天换了一身红,满面红光的坐在正位。她保养的极好,看起来不过五十出头,一双凤眼虽笑着,看起人来带着种审视,总觉得让人有些不舒服。她正跟一旁三房媳妇说着话,见到苏绍云一家,脸上的笑微微收了,淡淡的说:“老二来啦。”    苏绍云带着妻女跪下,道了声祝母亲寿比南山,老夫人笑了笑,让他们起身。芩玉正要往一边闪,却被老夫人叫住:“玉儿,过来让祖母瞧瞧。”    备注:  姑苏:现苏州  东京:北宋都城开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