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根见大侄子考上秀才,很是眼热,可前三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四儿子年龄还小,也不能马上看到学习成果,就想娶个识字的儿媳妇。
听说了付家姑娘的事,就找人去打听,得到的回复是:付氏虽年纪有些大,但人长的漂亮不说,家里家外都是把好手,最主要还识字,因为赵兴发成亲早,老婆是不识字的,单这一项就让赵原根很满意。立马找人去提亲。
付老夫子听说了赵兴有家的情况,又听说他念了几年书,就同意了婚事。
因为两人同年,年岁都不小了,就匆忙把亲事办了。
成亲后付氏才发现赵兴有只在村里学堂学了几年,水平很有限,按现在的标准也就进了个扫盲班。
原来,村里是没有学堂的,青山沟形成村子后,住户越来越多,村民在村口建了个土地庙。村里有啥大事都在土地庙聚集,时间长了,村民嫌土地庙太小,加盖了左右两间场厅。但村里需要议大事每年也没几件,场厅常年时间是空置的。
到了赵原林做村长期间,有位姓林的掌柜犯了错,被东家辞退了,无处可去,赵原林和他认识,知道他不是人品问题,就请他来村里做了夫子,学堂就设在其中一间场厅。
每年给夫子五吊钱,供应米粮、食疏、和冬天烧的柴禾。最开始只是赵家和吴家的孩子们上学,后来也有周围村里的人家把孩子送来学习的。
林夫子能力有限,加上村学堂春种秋收都要放假,冬天天冷加上过年也会放假。即使上课还是半天班,因为孩子们还要帮家里干活。所以学生们也就学些常用字,能看写文书、地契之类,会些简单的算术。
赵兴有既然是村学里出来的,也是那样水平,这当然不能和从小就跟着付老夫子学习过?女戒??孝经?等正规学问的付氏比肩。
付氏过门后,赵家人都高看她一眼,家里有个大事小情,赵兴有也会和付氏商量,听取付氏的意见。后来庆文和庆言上了学堂以后,家里的事,他们也发表看法,慢慢地赵家就形成的习惯,家里的事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
秀萝听说了林夫子的教育水平,有些担心庆文和庆言的教育问题,问庆言道:“你和大哥现在也在村里学堂上学,不会也和爹一样,只学了写文书、看账册的本事吧?”
庆言道:“才不是呢!咱哥已经开始学经义和策论了,我明年也能交束脩读四书五经了。”
秀萝听了很意外,问庆言道:“你明年才交束脩?那你以前上学堂时没交?”
庆言见有人跟他说话,放下帮赵兴有缠的麻绳,拉她到一旁,给她讲起缘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