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府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
镇江府离金陵只有三日的路程,可王云修等人离开驿站之后,却在镇江足足逗留了一个月。
原因无他,王芍真的病了。
王芍住进沈家在镇江东街铜锁巷的宅子后,当夜就起烧来。
病来如山倒,开始还能吃些粥饭,到后来人已烧的昏迷,三日三夜水米不进,王云修衣不解带的照顾,连镇江知府的长子过来拜望,都被他以“照顾女儿无暇见客”给打了。
曾海无法,只得往金陵报信。
第六日,天边泛起青辉的时候,郭家的马车到了镇江,来的除了郭太太冯氏、郭进、董彩茹,还有王芍的弟弟,王春林。
沈宅占了铜锁巷整个巷子,马车停在沈宅门口的时候,晨辉里的铜锁巷却是灯火通明。
郭太太冯氏没进府就已经落下泪来,她紧紧牵着王春林,步履匆匆朝上院而去,进大奶奶董氏紧随其后,再后头跟着王芍的贴身丫鬟楠珠和檀珠,他们几个月前就被派到金陵打点王芍在橘井园的院子,冯氏听去报信的人说拂珠也失踪了,便把这两个丫鬟带了过来。
镇江沈府的管事妈妈姓刘,淮阴人。自从大小姐等人到了镇江,就忙得脚不沾地,听门上来人说郭太太带着大少爷到了,“哎呀”一声,提步便迎了出去。
一会儿功夫,院门外就传来刘妈妈焦急的禀报声:“大小姐昨天早上醒过一次,中午没到又睡过去了,烧也反反复复的不见退,老爷这些天日夜照顾小姐,谁劝也不听,人都脱了相了郭太太,您来了就好了您来了就好了”
刘妈妈絮絮叨叨,转眼间已经进了院子。院子里堆着几个炉子,有些架着水,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还有一个单独放在廊下,有个药童模样的小厮看着,想必是给王芍熬的药。
郭太太见状,顿了脚步问刘妈妈:“神医还在小姐房里?”
刘妈妈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还在屋里,说是每隔两个时辰就要针灸一次,曾海进去看过,说是说是”
郭太太急的不行,红着眼睛低喝:“这个时候了你还遮瞒什么?”
郭太太平日里再温和不过的人儿,起火来却也让刘妈妈打了一个激灵,她连忙躬身回道:“曾海说,我们老爷的意思,好像大小姐病的凶险,十日内烧若是不退,怕是会伤了嗓子。”
郭太太和她身边的董氏,都是脸色大变。
因为高烧不退成了哑巴的事他们听的太多了。郭太太更是想起,京都锦华斋女掌柜付锦华就是有名的鸭嗓子,郭太太听她说过,是小时候烧没治好落下的后症。付锦华在京都算是一等一的姿容,财力也顶的上半个汇锦昌,可却因为那副嗓子,一辈子都没找到婆家。
细思极恐,郭太太脚下一个不稳,斜斜的歪倒在了董氏的身上。
“娘!”董氏大骇,连忙扶住了帮婆婆顺气。
一群人在院门口手忙脚乱,王春林却朝院子里的那个药童招了招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