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江芷语一直都没觉得这是件多么严重的事。这大概和她对季晴的执念了解不深有关。
季晴最开始在国外学的是绘画。她从五岁开始学画,最开始是因为喜欢,后来变成惯性。十五岁那年她面临要出国的问题,为了提升英语成绩,她看英文原文的小说,发现自己喜欢读书胜于画作。
同时,她的作文水平也在提升,语文老师批阅她的作文后,对她说:“你有写作的天赋。”
季晴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天赋,她只是觉得写字很愉快,把自己脑袋里想到的东西写在纸上是一件非常畅快的事。当那些文字被人夸奖,她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她开始写作,从一开始的随笔、散文,到后来只写小说。
有些她觉得算不上“小说”,只是“故事”。
之后的作文辅导课,她开始尝试用小说的题材来写应试作文。她十分认真地写了一篇命题小说,题目是《拒绝平庸》。
分数并不理想,满分七十,而她只得了三十五。老师对她的评语是:“题材不适合,文字不够精简,情节过于拖沓。”
而她回看了自己写的东西,主人公在设计出浮夸、华丽、绚烂的海报之后,讽刺地喊了一句:“拒绝平庸!”
她始终不觉得前面大段的铺垫冗长,也不觉得自己能够再精简一个字。她在一千五百字的作文纸上,充分并精简地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平凡、冲突、反转——她写到作文纸的底格,甚至仍然觉得不够。
之后的考试作文,她再没写过小说。
而又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别人看不懂她写的东西。同龄的朋友不能理解她文字的含义,看到她的作品露出失望的神情。
她过分自负,甚至开始怀疑读者的理解能力,从而对作品的解释权产生了执念。
出国留学期间她给国内的杂志社投过几篇稿子,编辑会提出些许修改意见,部分意见她认为很有道理,便会照做,但那些她认为并不需要修改的地方,她会坚持己见。她曾经因为不允许杂志编辑修改自己的稿件,从而放弃了发表。
江铭看好她的故事之后,曾经提议过要让专业的编剧一起来创作剧本,季晴连思考的时间都不曾有过,果断拒绝。
她说:“我的文字只有我自己能够修改。”
江铭出于对她的信任和对创作者的尊重,同意了。
*
江芷语在观影棚里找到季晴。
江芷语到时,她正在反复地看还未经过后期的影像,逐条逐场。江芷语看出她对这个作品的上心程度,却只觉得好笑,忍不住出声问:“等剪辑的时候,你也要‘指导’吗?”
季晴竟然没有生气,语气平淡地回:“我会参与。”
“如果我现在退出,你重新写剧本,是不是更合你的心意?”
季晴没想到她会这样问,思量片刻之后回复道:“虽然这样说可能并不太尊重导演和一直忙来忙去的工作人员,但,是的。”
江芷语轻笑一声,“你就没考虑过不尊重我吗?”
“我认为退出是你个人的选择,不需要我的‘尊重’。”
“算了,我们不说这个。”江芷语想要快速跳出这个话题,“上次我问你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季晴抿唇沉默不语。
江芷语见她这副表情,干脆拖着一把椅子坐下来,做出要与她长谈的架势,“看样子还没忘,只是不想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