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必有因。

其实很简单,天气渐暖,春寒交替之际,孟善得了场小风寒,咳嗽了几日。按照唐湘湘判断,孟善有轻微的气管炎,于是,便熬了冰糖银耳莲子羹,叫顾遥去送。

送汤羹这种刷存在感的事,顾遥不肯干,还道:“我现在里子是铁,不是金子,贴多少都没用,没得了惹了孟家正牌主子的脸,得不偿失啊。给孟瑄送,我就送。”

孟瑄,孟善嫡幼子,行十一,十三岁的少年,颇具孟善之风,堪称文武双全,就是那日,想要认顾遥做闺女的那位。

保定候世子是孟瑄一母同胞的哥哥,孟瑄又有本事,对顾遥也不赖。所以,顾遥认为,抱小叔叔大腿,好过去哄顶尖那位。加上,顾遥两世二位亲爷爷各自“背叛”的行径,叫她对爷爷这种生物,产生敬而远之的逆反心理。

唐湘湘管她肯不肯,只把食盒丢给她,推她出门,又叫来冬雪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冬雪是孟大夫人给顾遥的丫鬟,听了唐湘湘的话,她一手拎食盒、一手掌灯,殷勤地领着顾遥去了前院。

乍暖还寒时,小孙女送来的热汤,孟善一碗下肚,通体舒畅。因听过几耳顾遥扎进书房不出来的事,便含笑问她:“看那些书做什么?”

顾遥答:“有用,悦己。”

因这话,孟善当晚就传了命令,叫人不要拦着顾遥,她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唐湘湘坚称,这是“送羹汤”的功劳。顾遥却觉得,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唐湘湘不理她这矫情的模样,只道:“我爹说,孟家大书房内,连医书都有。你明日去一趟,看看有没有针灸的书。中医,其实蛮有意思的。”

顾遥这才知道,孟家最大的宝库,乃藏书超过五千卷的外书院。清和轩,只是孟善给儿孙准备的内书房,其内书目,是孟善经精挑细选而出的。是以,保定侯府、山东海丰老宅,都有清和轩。

孟善建了清和轩,还定下家规:阅毕清和轩,方能读杂书。

以顾遥目前的阅读速度,读个二十年,差不多能看完清和轩的书。换作那帮小子,半生都要耗在里头。孟善怎么个意思,大家心里有数。有没有胆肥藏禁书的,顾遥便不得而知了。

次日天明,顾遥果然去了大书房,给唐湘湘扒拉书,倒是真找到一本针灸的书。但是,看守书房的晚舟却道:“大书房规矩,书不外借。次梢间有桌椅,遥姑娘可去那里读书。倘若累了饿了,可至厢房小憩、吃东西。”

顾遥:……

“那我能抄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顾遥又走了。唐湘湘问了书名和内容,表示很感兴趣。而她离开的日子又已定下,顾遥连忙袖了纸笔,去了大书房,暂作职业抄书员。

她带的纸,是最薄的连七纸,照着书描图好使她拿的笔,是最细的眉笔,以代细工笔。顾遥连抄九日,才抄完一本,把书递给唐湘湘后,顾遥忽道:“这事其实没这么急?等你走了,我慢慢抄,叫人送你不就行了?”

唐湘湘握着医书的手,僵住了。

怎就将这茬给忘记了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