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都有点懵了,他原本只是想着利用吃肉的机会,再洗一波脑,收获一波好感度而已,但是没想到这些人这么激动。换成他,听人说一些他那样的话,最多嘴上一起附和两声,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但心里一定会骂说话的人傻x。

他又哪里知道,他那一句话在大晋会有多大的影响力。

在大晋当兵,很惨。大晋兵制称为世兵制。又可以称为军户制或士家制。在军者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其家编入军户或士家,脱离民籍,世袭为兵,非有特殊功勋者不得更籍。

早在春秋初期,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施行政治和军事改革,分国都为21乡:士农巧乡,工商6乡;分邵野为5属,规定士农之乡民丁平时务农习武,战时充当军士出征,世代相传,国家授予小块土地作为傣禄,可视为世兵制的萌芽。

到三国时期,战争连年,需兵量大,而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加之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争夺人口,寡兵制无法推行。为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恢复发展生产,魏开始实行“世兵制”,把士兵及其家属固定为“军户”,或称“士家”、“兵家”,与民户分籍登记,由专门机构管理。

世兵制人身依附性较强。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不准更改;且身分低于平民,婚配只能限于军户,不准与平民通婚;士兵逃亡,家属要受严酷的惩罚。

西晋承袭三国魏制,主要实行世兵制,并加以完善。

西晋初,世族地主依仗特权地位,在兼并土地的同时,又大量兼并劳动人口。司马氏政权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专制统治地位,保证军队里有一定数量固定兵力使用和兵源的供应,于是就发展了曹魏的兵户制度。像西晋初年的石崇有“苍头八百人”。官至将军的苟啼有“奴埠将千人,侍妾数十”。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百姓流亡”,世族地主乘机大肆占有人口,有的“竟得数千家”。

在世族地主支持下建立的司马氏政权,代表的是世家利益,又怎么能撕破脸去跟世家抢人,他甚至还要反过来保护世家的利益,就这样国家编户日益减少,兵员来源越发不足,于是司马氏政权发展了兵户制度。使“强者为兵,底者补户”,进一步扩大军户的范围。晋武帝伐吴时,凡军户之家有17岁以上男丁者,“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取三人”,战乱频发,缺少兵员时,甚至连12、13岁或15、16岁的男丁,也被强制人伍。有时,甚至发奴为兵,以补世兵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世家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根本不会顾及兵户和百姓的死活。兵户立功是主将的,兵户死了再补充就是,世家的粮食是世家的,百姓还得不断交粮。就像司马腾到死都不愿意把粮食拿来和部曲分享,竟然让他们饿着肚子为他作战,可想而知,兵户的到位近乎于奴隶。现在秦正的这两句,“有功一块领,有肉一起吃”对他们会造成多大的冲击,本不是他们傻,也不是他们单纯,还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希望,现在秦正就好比给他们播下了种子,这颗种子在这一刻开始了生根发芽,他们更加期盼这颗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这一切想法,秦正都不知道,他还在自以为是的认为,甚至觉得可能是后世的人心思都太多了吧,人与人之间都筑了一道高高的墙,心里对别人都是防备异常。毕竟连扶老奶奶都有风险,开车的被碰瓷屡见不鲜,旅游更是被宰怕了。

心中想到老祖宗都比较单纯,实在是太可爱。为了这一群可爱的人,秦正甚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尽力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个乱世活下去。原本秦正来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值得他在意,作为孤儿的他,有时候都觉得自己都是多余,所以一直有点吊儿郎当,得过且过。到了大晋也最多就是不想,不明不白,随随便便的就挂了,仅此而已。但是现在,他却发现他有些不一样了,他感觉自己有了更多在这个世界努力的理由。

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来,弟兄们,我们以后有功一块领,有肉一起吃,现在,吃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