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天黑的时候,新军剿匪队伍来到了一个叫靠山屯的地方。靠山屯,自然是靠着一座山了。山上长满了苍翠茂盛的松柏屯子前面是一大片肥沃耕地。屯子不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除了两三户猎户外,都是农民。按理说,掐一把黑土都能流出油的土地,再加上周围丰饶的森林,居民们生活应该不错。但这些村民的住房大多破烂不堪。但庄主很富裕从他里三层外三层的深宅大院来看,应该是个家财万贯的大财主。据村民们讲,这些土地和山上的树林都是他的他每年运往山下的木材和粮食够一个镇子的人用上一年。难怪村民们都叫他金老财了。

金老财有五十多岁,是个矮胖子,眼里闪着狡黠的目光。他的父亲那一辈,来自于直隶的栾城县,也是闯关东的农民。到了他这一辈,不知怎地却成了财主。

金老财听说剿匪大军抵达屯子后,立即带领村子里的正副村长迎了出去。他出了很多粮食来犒劳大军。这对粮秣几乎耗尽的剿匪部队算是很大支持。紧接着,金老财又搬进了自己后面的一个小套院,把全大院都让了出来。王怀庆住了进去,两千多人马除了少数进驻农户家中之外,大都在村子周围搭帐篷驻扎。好在这个时候天气不算太冷,生火做饭的木材也不缺乏。

金老财拖着肥胖的身躯,跑前跑后,招呼他的厨师们备了一大桌山珍野味,准备款待王统领。

王怀庆和几个新军军官以及七十九标指挥部住在他的大院里,宴请自然方便。金老财的老家与王怀庆的老家紧挨着,他以老乡的名义一通软磨硬泡,说是要慰劳辛苦的军官们。王怀庆答应了。宴席设在王怀庆他们住的前院正厅里。大厅约有三间开阔,虽不算敞亮,但老式家具配合着大理石的镶嵌颇为讲究,整个大厅显得古朴典雅,到处都散发出山里的气息。

标统岳兆麟、一营管带王金铭、二营管带施从云、三营管带张建功等人来到了宴会大厅。众人围坐一圈,陪着王怀庆。王怀庆的侍卫队长则站在旁边,尽职尽责地警卫他。

为了显示诚意,金老财特地带上了他的小老婆。这个小老婆是半年前他去新民城时,在青楼遇到的,叫彩梅,二十出头。那时,金老财的黄脸婆刚刚去世。而这个彩梅又是姿色过人。于是,金老财将她赎了出来,并带回到了靠山屯。按说,彩梅应该知足了。但彩梅来到这里之后,每天面对着金老财和这个深宅大院大院,那种当上主人的新鲜感渐渐消退,便十分留恋当初的生活。可在这靠山屯,她找不到发泄对象,金老财又满足不了她。彩梅自是难平。当她听到一队年轻的新军军官和一位大帅住到这个院子之后,便心旌荡漾。当初在新民城里的时候,新军军官那潇洒的身姿,给她留下过深刻印象。她缠着金老财,非要到宴席上去不可。金老财也怕戴绿帽子,没答应。但拗不过她,后来只好领着来了。

宴席上,金老财和他的小老婆彩梅频频劝酒,王怀庆不喝,也不说话。他心里确实挺窝囊的。打了十多年的仗,还没遇到这种情况。这次剿匪是他自己坚持要去的,而且还是借张绍增的新军,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哪怕是碰到十几个土匪,打上它一仗,多少也能挽回些面子。可现在他怎么回去?怎么去见张绍增?王怀庆看着桌边陪坐的岳标统和几个管带,气不打一处来,心里大骂这些喝洋墨水的秀才毬也不顶用。若是换了自己的庄稼汉队伍,恐怕早就找到土匪了。但他不能骂出口,这些队伍不是自己的。他还需要这些人为他剿匪呢!

就这样,宴席沉浸在一片沉闷的空气之中。诸位陪坐的新军军官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心里也在骂着他:我们几次剿匪都找不到,看把你能的?你王怀庆找不到土匪,拿我们撒什么气?

为了打破这难看的寂静,金老财只好又站起来劝酒,小老婆彩梅也捏声捏气地劝着众人。王怀庆盯着金老财的小老婆好一气。那彩梅以为王大人看上了自己,因而也就蹭到了王怀庆的身边。她夹起一箸菜放到王怀庆的盘子里,并撒起娇来推搡着他:“王大人,喝上一杯吧!”

“奶奶的,滚一边去!”王怀庆叱喝道。因为他此刻没这个雅兴。

彩梅吓得失了手,连酒壶也掉到了地上。金老财也跟着叱喝他的小老婆:“你再烦王大人!我抽你!”说完,他又对王怀庆道,“王大人,你别往心里去,贱内不懂规矩。”

金老财的小老婆“哼”地一声,颇为懊恼地扭着屁股走了。

王怀庆没有在意。他问金老财:“你们靠山屯的人经常碰到土匪吗?”

“有过几回,但不是常碰到。”金老财点头哈腰地说。

“乱冈山你们听说过吗?”

“当然听说过了。但没人知道在哪里。”

王怀庆又问:“这屯子里的人有没有当了土匪,或者知道匪巢的?你放心,我有重赏!”

金老财回答:“咱这屯子民风淳朴,人老实得很,根本就没有人当土匪,更不用说知道匪巢在哪儿了。”

这话,王怀庆还真的相信了。刚才,他派侍卫队长带着几名卫兵到屯子里去打听,屯子里的人都说没有见过土匪。

“来,小民敬王统领一杯。”金老财又撅着屁股站了起来。

也许是因为王怀庆住在这里,所以他给了金老财一个面子。他端起了酒杯,抿了一口,就又不说话了,只是直盯着满桌的野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