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袁野给她留了点时间消化。

大概一分钟后他详细地补充上所有细节“我哥们找了个混场子帮人捎货的兄弟一起去的叫权啸。”

“权啸是玩玉石的小到玉石刻章大到玉石盆景。虽然不算正经古玩圈的,但敦煌这个圈子里的人他都认识。起初是朋友之间托他低价拿些货后来人多了,权啸也发现这门路发财快,渐渐就发展成中间商捎货的了。”

这不就类似中介,代购吗?

曲一弦“嗯”了声“你继续说。”

“我哥们一提项晓龙权啸就知道了。”

“他说六月底东家行的老板请了他们行里好几个人去他那喝茶。人到齐后给他们看了张照片是块红山文化的勾云玉佩。什么概念呢,红山文化的勾云玉佩距今五六千年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听说过跟老祖宗一个辈分的宝贝。真正的尖货。”

许是觉得文字太苍白,无法表达他心中的震惊和羡慕。袁野特意发了个挠墙的表情,补了句“权啸说,东家行那老板估出来的价是一千万,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曲一弦的目光差点直接黏到那一千万上她心里麻溜溜的。

怎么人家手里攥着的都是宝贝呢!

她决定从现在开始要对傅寻好一点。说不定哪天这位大佬善心大发,赏些边角料下来那她也能跟着发发财了。

不过,她有一个问题。

“那东家行的老板怎么知道他是项晓龙的?这玉佩是跟东家行成交的?”

“哪啊,生意没做成。”

袁野“东家行老板识货,一般的玉佩能卖个三四百万就已经顶天了。他知道勾云玉佩的真品概率是千万之一,哪里舍得错过,开价直接报了八百万,项晓龙没卖。”

“东家行老板不死心啊,软磨硬泡地又往上加了一百万,人还是没卖。但项晓龙自己留了名字和电话,说如果有感兴趣的买家可以再联系他,卖出去了他愿意给东家行的老板一些分成。这才有后来的东家行老板请喝茶,敦煌古玩圈都知道有这么一块红山文化的勾云玉佩要脱手的后续。”

“权啸还说,喝茶那天,东家行老板一提起那玉佩就止不住的叹气,觉得太可惜。项晓龙一看就不懂行,这玉佩在他手里简直是暴殄天物。”

曲一弦立刻抓住了关键词“项晓龙不懂行?他自己说的?”

袁野回“这我就不清楚了,曲爷,你现在看到的话全是已经转述过三次的话,哪能一比一还原啊。我猜你想知道的可能还不止这些,所以让我哥们后天晚上约了权啸一起吃饭。你有问题,直接问他。”

“行。”能当面谈自然是当面谈比较好。

顿了顿,曲一弦问“你还知道什么?全部倒出来。”

她要是不提,袁野差点忘记主题“权啸说,这玉佩已经出手了。不过奇怪的是,敦煌的古玩市场里谁都没见着这块勾云玉佩。”

“不过也能理解,上千万的宝贝,落谁手里能安生?都藏着掖着生怕被人知道自己揽了这个宝贝。而且,这玉佩的估价这么高,一般的古玩店都吃不下,哪来的资金能扣下它啊。”

“权啸说,就当梦一场,别惦记这宝贝了。肯定落在哪位富豪手里了,再不济,也得是达官权贵,中产阶级都别想了。”

袁野一提到这就来气“我哥们是帮我去打听的,你说权啸这话不是摆明了说给我听的嘛,他是不是太看不起人了啊。我中产阶级怎么了,我要是中产阶级他还低保户呢。”

曲一弦这会可没空安慰闹脾气的小朋友,她有些纳闷“权啸既然说敦煌的古玩市场谁都没见着这块玉佩,那他怎么知道玉佩脱手了?”

这条消息发出去跟石沉大海似的,没有任何回应。

曲一弦等了一会。

没等着袁野的回复,先等着了门铃声。

她一个激灵,刚酝酿出来的那点倦意顿时烟消云散,整个人都精神了。

她趿着宾馆的一次性拖鞋走到门后,掀开猫眼盖,往外看了眼。

门口站着的那位,不是姜允,还有谁?

曲一弦酝酿了下情绪,深吸了一口气,拉开门。

姜允正要再次叩门的手僵在半空,抬头看来。

这一对视,姜允顿时有些尴尬。

她的面庞肉眼可见地泛起一圈绯红,放下去的手也不知道该怎么摆了,最后只能双手交握在身前,怯怯地往里张望了眼,问“寻哥呢,在房间里吗?”

曲一弦堵在门前,从上到下扫了她一眼,回“不在。你找他有事?”

“不在?”姜允似有些错愕,她沉默了几秒,说“我是来找他道谢的。”

得!

傅寻说姜允今晚会来敲他的门,感谢他帮忙说了好话。

一句话,两件事,全中了。

也不知道他们这些玩古玩的,是不是都要顺便再修门风水和算卦?

曲一弦的眼神刻意地又从上到下把姜允扫了一遍,问“你都穿成这样去道谢的?”

姜允穿了套宾馆的浴袍,浴袍里是一条领口很低的真丝睡衣。酒红色把年轻的姑娘衬得肤色白皙剔透,肤如凝脂。

她的头发半湿,披散着,整张脸看上去小了一圈。

曲一弦这会还特想拿手指去戳戳她的脸,看看那白得发光的苹果肌上是不是能搓下一层粉来。

姜允低头看了眼自己,扯着唇角,似露出了一个讥诮的表情。但这个表情只一瞬,快得像是曲一弦的错觉,一眨眼就不见了。

她还是那副楚楚可怜惹人疼惜的表情,有些局促地说“是我考虑不周了,我就是想来道个谢”

曲一弦“呵”了声,问她“你说这话,你自己信吗?”

姜允耳朵一红,没吱声。

曲一弦不是不懂风月。

有一年八月,她带了一个团。五个人,包了两辆车,她领队,袁野随车。在拉萨时,客人要求捎上两个拼散团的客人,一共七个人,全是浙江省内,趁着暑假出来放松旅游的老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