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征北军在大展雄风的时候,莫然没有去参加战斗,他也是衣不解带的在金銮大殿的偏殿里,有黄观和齐泰陪着,每时每刻的关注着北征军的动向,和最新的作战消息。

一边极力督促着粮草和后勤的执行力,一边关注着战场的局势变化,莫然感觉在后面运筹帷幄,不比前线带军松松的多,尽管他有黄观有齐泰这两个能力超群的助手,有时候办事情还会受点阻力,毕竟他们俩只是临时任命的朝政大臣,六部大员动不动会不服,会撂挑子,你们又不是我老大,我凭啥听你的,还好莫然帝在跟前,他们没太嚣张。

主要北征又把大明下半年刚刚收的钱又用光了,为了战争的继续,莫然把自己的内帑都拿来补贴军费。

莫然感觉这北征事件过后,有必要组建内阁了,没有领导的朝廷,真是混乱,尽管明初政治清明,颇有一股踢皮球的味道了。

十一月初的时候,杨荣送信来了,俘虏的鞑靼人怎么解决,几十万人杀不能杀,留不能留,杀了会在历史上留下暴君的名号。如果留下来,任其在辽东境内繁衍生息,将来又是一个大祸患,像唐朝中期一样,明明已经征服了突厥,却对突厥的统治得而复失……

君臣三人商量了二天,都没想到好的办法,后来还是隐居在京郊的姚广孝,给莫然帝写了一封信。

信中提到重新扩建努尔干都司,不是有十几万鞑靼青年妇女没有男人嘛,就让长江以北的没有老婆的光棍,凡是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都可以去认领老婆,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一带沿江设置卫所,还有鯨海哪里也可以设置卫所,从明初的六十个,姚广孝又扩充了四十个。

还以每三十个卫所设置一个都司,总共设置三个大都司辽东都司、努尔干都司、漠河都司。

从内地牵涉十七万汉族男人过去,每个都娶个蒙古婆娘,再加上当地的原先残存的汉人,每个卫所保守估计至少有五千多汉人,国家不要他的任何税收,只要自己种地自己吃,没事还可以到江里打点鱼,卫所的人每年只要两个月的服兵役和徭役时间,到有战争发生,每个卫所至少要出五百人的士兵去和三大都司汇合,再加上每个都司都有大明驻军一万多人,就会有七八万的军队,这是常备的,危机情况下全民皆兵,每个卫所至少可出一千多军人。毕竟新组建的家庭都是成年劳动力。

卫所的人平时务农,闲时间修筑自己卫所的城堡,战争时候出征,保甲法和屯田法并行,朝廷只需要委任三个巡查使。其余官员皆有卫所五千家人共同推荐,做到五家为一排,十家为一班,百家为一屯,千家为一保,平民推荐排长,排长推荐班长,班长推荐屯长,屯长推荐保长,三年重选一次。官员所用的共事费用由卫所成年人口均摊。这些只办事不收薪水的官员,也顶多让百姓出几吊钱就够了。

这样源于百姓的官员也绝对会维护当地的民生,让百姓长久在关外更好的生活下去,朝廷委任三个巡查使只要督促他们按期服兵役,徭役。做到随时能备战,一打起战争就立马有兵用就行了,朝廷除给他们花点俸禄钱,三大卫所的士兵也可以屯田自养,极大减少朝廷的开销。

那些鞑靼男丁让他们远离卫所,去为大明矿业而奋斗,那些男幼童全牵涉到南直隶一带,十岁以上的到皇家自留地里种地,十岁以下的可以进入军校,当低级兵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