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雷大家一起扛,自然个子高的顶前头。周通左看右看,肯定自己不是最高的那个,也就不着急了。审不审得出什么来,也不那么重要了…周通甚至隐隐的觉得,审不出个所以然来,对大家才是最好的。
最好是先让陶纪远那个老匹夫,饿上一段时间,等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去皇上那儿请个旨意,先把人放了。
过段时间,皇上再下个旨意,先将陶纪远斥责一顿,之后再罢官,罪名是不堪重用!没能体会皇上的用心良苦,不知道体恤圣恩,将皇上的差事办砸了。
太子殿下那里,估计也逃不过一顿训斥,但那是皇帝的家事。只有这样,朝野的震动才最小,也不会触动国本。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于那些学子?周通轻轻的叹了一声。
没中的,自然只能回去,等个三年再来。可人这一辈子,又有几个三年?那些中了的呢?这些人大概都已经在李安在的黑名单上了,终其一朝都很难被重用,就算有一两个能力特别出众的,日后升迁也要大打折扣。除了能光耀一下门楣,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周通的这些感慨,李愬是不知道的。
他正在去往大理寺的路上。当然,还是跑着的去的。
李愬现在也是一头雾水。传旨的太监,除了通知他去大理寺协助办理科举的案子,其它没在多说什么,问了也只推说不知道,都是皇上的旨意。
“科举?”论学问,李愬可能连一个童生都不如,如何审的了?
带着疑惑到了大理寺,见到了冯征明和周通两位大人。
两位大人正在堂前,好整以暇的聊着天,喝着茶,等着他!
不是说“科场舞弊”从来都是大案的吗?为什么一点也看不出山雨欲来的紧张?“难道说两位大人,都已经审的差不多了?喊我过来只是走个过场,分点功劳,完了之后给我安排个差事?算是刺杀案上对我不公的补偿。”李愬暗自窃喜。
然而,来自生活的暴击,总是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自作多情之后。当李愬在大牢里见到了陶纪远,对这句话有了更好的理解。
绝食了一天多的礼部尚书,此刻的身体不能说虚弱,但也绝对算不上好。毕竟也是50多岁的人了,虽然一直把“俭以养德”挂在嘴上,但毕竟是二品的高官,能有多俭?大理寺的牢房,就算周通没有故意为难,那也不是以“老夫子”自居的陶纪远,呆的下去的。
加上长期的穷经皓首,缺乏户外活动,情况有些糟糕。
牢里的陶纪远,面色枯槁,双目无神。头发和胡子纠杂缠绕在一起,一两天的时间没打理了,就油腻腻的。身上的衣服也是,邹巴巴的一团。看到有人进来了,还是努力将身子撑起来,正襟危坐的看着面前的三个人。一天滴水未进,这个时候嘴巴已经起皮,干裂的地方,渗出了丝丝的血红。嗓子也哑了,不能发声。只有“嗬…嗬…”的痰音,从喉咙里发出来。
审讯是不可能了。
这哪里是来分功劳的啊?分明就是这两个人挖了个大坑,等自己往里跳呢。
刚从牢里出来,李愬就恭敬的对冯征明和周通行了一个礼说道:“不知道两位大人,有何可以教我?”
“呵呵…皇子何必自谦?你也看到了,陶大人性子刚烈,对我们的问话,拒不回答。这已经绝食一天多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撑不住了…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大家都不好交代。我们也是无计可施,冯大人想到皇子聪明机警,帮助京兆府破了蜀地余孽的案子,这才向皇上请旨,让皇子来帮助我们一起审案子。”
李愬语气虽然恭谦,但脸色有些不满,任谁都看得出来。周通一句话,就轻轻的将自己摘了出来:请你来,是冯征明的意思。还悄悄的把协助办案,上升到了帮助办案。一字之差,责任却大了很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