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并不复杂,一开始,确实有几个人从不同渠道得知了作弊的方法。然而人有林林总总,又有七情六欲,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有些人是出于情谊,告诉了自己要好的同学、同乡。有的则是出于贪婪,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消息,也不知真假,于是转手卖给了其他学子。还有的更是因为对方开价太高,一个无力承担,所以找了其他同学一起来凑钱。看起来买家只有一个人,其实背后是几个,甚至十几个人。

嗯,算是最早的众筹吧。

反正,因为组织者一开始就没做好风控,导致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一出闹剧。流言的传播,从来都是相似的:甲告诉了乙,并让乙保守秘密。乙转头告诉丙,也让丙保守秘密。丙呢?又告诉了丁……每个人都以为告诉自己的那个人,是消息的源头。又都以为自己告诉的那个人,是消息最后的一环。大家都在同一张网里,不自知而已。

当然也有知道了,并不以为然的,直到最后看到中榜的名单,大异于往常,这才想起来之前那个流言,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些人,大部分现在还每天聚集在京兆府前,跟上班一样。

从目前的情形看,确实有人作弊,而且人数不算少。但绝对没有六百人数之多,总数在三、四十个人左右。这些人如何组织,谁是主谋,有没有疏漏,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审讯。况且这三、四十个人当中,有十几个到现在还没认罪,冯、周两位大人,也不敢保证他们就一定有罪。诡谲的是,从目前审讯的情况来,这些人获知作弊方法的渠道并不统一。也就是说,泄露出作弊方法的源头,不止一个,很有可能是两个,甚至更多。

所以其实大部分参与到此事的学子,连自己都不信这是条捷径。只不过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照着流言答了卷子。

说到底,他们是误信了流言,所以可以说他们不智,可以说他们有错,但是否有罪,尚在两可之间。如果因为这个受到严厉的处罚,合乎理法,却少了人情。

李安在板子举得高高的,夺去功名,对读书人来说无异于是最大的惩处,但是又给他们留了一个后门。去地区当个教书先生,做的好说不定还有将功补过的机会。

更重要,这又何尝不是在给这些读书人另一个机会呢?让他们把自己的身份放的低一些,再低一些。低到足够贴近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里。读书人想要出来做事,想要为朝廷效力,光靠埋首书卷的高屋建瓴,肯定是不行的。他们缺的是脚踏实地,践履躬行。他们要走出书房,多去外面看看。要看这个国家的繁华,也要看那些被忽视的冰冷和不公。他们还要去走到普通百姓的中间去,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愿望。

“皇上圣明!”这倒真不是胡乱拍马屁,冯征明和周通,心悦诚服的拜倒。

“陶纪远该如何处置,还请皇上早做定夺。”冯征明又说。

这个时候提陶纪远,倒也不完全是一心为公。冯征明已经被吴济泓烦的不行了,这些落榜的书生到现在也不肯离开金陵城,每天去府衙门口请愿。还动不动就上书,激扬文字,贬斥时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科考失利,受了刺激…

反正这些年轻人,什么都敢说,也不管有没有忌讳。最近更是把苗头对准了太子,说太子身边尽是沽名钓誉之徒,整个东宫就没几个能任事的能臣。

太子身边的近臣,也不全是无能之辈啦。至少长史庄祖懿的学识人品,冯征明就是佩服的。只不过自从太子和苏南的那些世家搅在一起,身边夸夸其谈的人开始越来越多。朝中的大人们,也不是没有过微词。

但是像吴济泓这样,直接赤裸裸的说出来,朝廷不要面子的啊?

冯征明也是为了保护这些学子,再这样闹下去,迟早会出篓子。冯征明为官几十年,只修得了慎言两个字。现在这些聚在府衙门前的的学子,太年轻了。群情激昂之下,说出些出格的话来,可以理解。但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就是在害他们了。

这个时候能阻止他们的,就只有了陶纪远的案子了。

李安在沉默了一会儿:“诛吧…”说这两个字,像是耗费了他大量的精气神,人也颓靡了一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