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在年前腊月离开石门谷女儿家回到了芷阳村家中。更新最快10眼看三月二十一日又临近了,礼部的进士科考试就在眼前。王昌龄提前十多天到了京都做准备。

王昌龄在京都拜访了张九龄丞相、中书令张悦和张嘉贞、侍御史苗晋卿等朝廷大员。由于这些朝廷大员几年前在潞州见识了王昌龄的才华,现在听说王昌龄要参加科举考试,都给王昌龄许多鼓励,并且表示有机会当尽力提携。王昌龄还会见了王摩诘和弟弟王缙以及崔国辅、储光羲和綦毋潜三位前科同年,还跟王之涣、常建、高适、裴迪等一帮诗友聚会。尤其是常建,今年他也参加考试,要是考中,他们将成为同年。

三月二十日所有考生都进入单人考篷。二十一日早上,试卷发下来了,第一天是贴经,一百道题目,王昌龄轻松过去。

根据有关人士吐露,今科策问的重点内容是:国家的政治法律方面重点是五礼,外交方面的重点是关于加强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方面,经济方面的重点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如何加强大运河的苏俊工作以及加强对漕运的管理等方面。由于王昌龄做了充分准备,对其中绝大多数题目都做出了比较满意的答案。

杂文是王昌龄的强项,一首赋得驾出长安让王昌龄满意交卷: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淑气来黄道,祥云复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最后是一篇赋。王昌龄想起去年两度经过楼兰古城,于是一篇楼兰赋就被写成了,其文曰:

“楼兰者,西域名城也。古之楼兰,今之唐西域三十六邦国之一国都也,古“丝绸之路”之南北分道也。前临盐泽之滋润,后有塔河之膏腴南面鄯善,北通西海。踞东西之要冲,扼丝路之咽喉。南行于阗,可经吐蕃佛界,达于天竺北越天山,西出碎叶商都,直趋大秦。东西商旅聚会于此,丝路奇货汇集于斯。楼兰之繁华,难以尽言,正所谓楼台近水好赏月,花木向阳四季春,凭着它的天然地利,一座古楼兰,集聚东西财货,占尽西域风光。

楼兰,西域珍珠城也。远望如海市蜃楼,恍如仙都近观似琉璃世界,流光溢彩。盐泽沿岸,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堪为鸟类之乐园塔河上下,黑土肥美,林木葱郁,实乃走兽之王国。城中有河流斜贯,码头船舸待发,水上舟楫穿梭郊野有美丽乡村,骆驼牛羊成群,鸡犬之声相闻。丝路连接东西,贸易兴盛大道四通八达,财源广进。故曰楼兰珍珠城也,珠宝城也。

楼兰,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上古之世,便有先民繁衍生息。时至周代,有穆天子西游,在此驻足,留下楼兰美女佳话。西汉博望侯张骞,奉诏命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多次往返于此。丝路南中北三道,楼兰乃中转站也。吐蕃佛陀,丝路商贾,中原政客与冒险家,无不驻足楼兰。故曰:楼兰者,丝绸路上中转站,中西交通中枢城也……”

王昌龄将试卷审视一遍,一篇一千多字的楼兰赋把个楼兰的重要地理位置、悠久历史和富庶繁华表达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心满意足地将试卷交给了主考官。

出榜那天,王昌龄带着家人,随同一帮朋友一起来到礼部大厅,在一张皇榜前面站定,数十双眼睛一齐把目光锁定在第七名那个名字:王昌龄!大家同时大声喝彩。

王昌龄的一帮朋友立刻又指着第二十一名喝彩起来:常建!好呀,好!去年中了三位,今年又是两位,好呀,好!

接下来是新科进士举行曲江酒会,雁塔题名。玄宗皇帝高兴,同着一班朝廷大员与二十八位新科进士首先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题名处,也就是专供题名用的题名屋。每个新进士首先在一张方格纸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然后由其中一位书法最出色的人当即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一重大盛事。将文章交给专职石匠,把文章刻在大雁塔的石砖上。接下来大家就可以在大雁塔的墙壁上题上自己的名字,可以只写名字,也可以题一首诗或者一两句诗句。当题名轮到王昌龄的时候,王昌龄春风得意,手提羊毫,沾得墨浓,伸手将羊毫举过头顶,用张旭草书书写道:

“大雁塔上留清名,人生得意在此时唐开元十五年丁卯新科进士王昌龄草题。”

王昌龄题名罢,大家一齐喝彩,王昌龄自己反复欣赏一番,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忽然玄宗皇帝来到王昌龄身边,王昌龄正准备跪奏万岁,皇上忙阻止说:“今日你们是主人,免礼免礼。王爱卿,还记得德风亭吟诗吗?”

王昌龄忙说:“承蒙陛下惠顾,今日方得了昌龄夙愿,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用手掌在王昌龄的肩膀上拍拍:“好一个青年才俊,果然不负朕的厚望,那首赋得驾出长安写得好呀,希望为我大唐好好效力!”

得到皇帝爷的赞赏,王昌龄内心暖烘烘的,原来自己那首赋得驾出长安居然得到皇帝爷的赏识,看来这拍皇帝爷的马屁还真的是一条捷径。不是吗?我王昌龄之所以有今日,不正是靠歌颂皇帝爷的两首诗吗?王昌龄想到这里笑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