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战壕去。”另一个民夫搭话补充了一句,脸一扬,也走了过去。

这一群人为了抗日尽一份儿力,“中国不能亡”这是官方的语言。政府的公告里就写有“如果战端一开,只有牺牲到底,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守土抗日及我在城在的抗日基调在政府裹挟着军队和民夫的脚下,被军政长官驱向红蓝铅笔圈点的地方聚落。

聚落是边城城东的一个堡镇,那里盛产黄花。每年一到农历的四五月间,登垅远望,一片金黄。

黄花又名萱草,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吾国就已种植。

黄花是宿根作物,多在二阴地种植。到了采摘的季节,村人携带笸箩,通常是在晨时三四点钟下地,太阳升起时收工。采摘的黄花上笼蒸约三十分钟,摊铺在场面晾晒,好的天气,第二天傍晚即可收拢装袋。黄花呈金黄色。若遇上阴天,晾晒的黄花发暗,卖相就差些。采摘迟了,黄花见了太阳多有开花的,一开花,就不值钱了。好的金针一斤可卖六七分钱。有时村人也采摘一把新鲜的黄花,自家食用,吃个鲜。

在收获的季节,贩子从城里和外地会赶来提前收购,当地的农人也会背起毛口袋,把金针送到城里变现。

陈家仪望着长长的队伍,无思无绪,一脸茫然。

一队骑兵又过来,挂满征尘,曳起一溜儿枣红待尘烟散尽,骑兵与民夫们已去甚远。陈家仪想,看来,仗是非打不可了。

赶车的表弟鞭子一挥,随着低沉的一声吆喝,“驾”两腿就势往车沿儿上轻轻地一跨,车起马跃,官道上又响起马儿欢快的蹄声和铃声。

日偏西移,马车驶近边城城东的三岔路口,顺坡而下,过了桥,前面就是县城了。

这是一条桑干河的支流,从北部草原的山涧蜿蜒而下,在城的东南方划了一个弧,与城西的另一条河汇集南下而并入桑干河。最早的这条河,先人称它“浑”的河,后来的人给它填了一个很女人化的名字,叫“玉”。玉的河从草原深处一路走来,弯弯曲曲,潇潇洒洒,带着母性的柔爱,亲吻着沿河两岸的沃土和背河人古铜色的肌肤,便向南去了。

站在坡上,居高远眺,西去的太阳把路、桥、河、城的垛和楼剪出一幅天地谐和的影像。让人怀古,使人幽忧。不知哪一天,战争开打,一阵铁蹄过后,让这里的一切变了模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