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船体晃动,杯中酒撒,李运使脸有不快。一副将打扮者进,他抱拳行李。

“大人。”

李运使一脸不耐烦地摆了下手。

“说吧。”

“江心停了三船,挂江陵水军旗号,为首副将打扮,挥旗语,要求停船,小人不敢造次,故命人先停船,还请大人定夺。”

江陵水军?李运使听之,一皱眉,他右手托腮,思量了一下,对副官说道。

“让他上来,看他怎么说。”

副将退下后,师爷行礼。

“大人,兵部与三司素无瓜葛,这江陵水军怎会在此?”

李运使冷笑一声。

“不知。我平素最厌与莽夫为伍,在这舟上与这些武夫待着够恼人的,这八竿子打不着的江陵水师又跑来坏我的雅兴。”说罢,他站起身,对师爷说道。

“我也坐久了,你与我去船头,我倒要听听这位拦船副将有何说辞。”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船中央指挥楼,往来兵士见之,纷纷行礼。

李斯鸣对此极不耐烦。他带着师爷走至船头空地,刚站定,一身着轻甲年轻军将,几步近前,行了一大礼。

船上穿朝服者,行大礼。

韩莲生的嘱咐,杨清记得清楚。他刚登船就见一官员穿着朝服出了指挥室,他也顾不上迎接他的副将,直接跑过去见礼,迎接杨清的副官在他身后跟着。

“江陵水军正五品王将军账下,六品副尉杨清,拜见大人。”

这官话杨清念了数遍,早烂熟于心,说得煞有介事,让人不得不信。

李运使听杨清的话,脸色微变。这一营副手亲自前来,事必不小。想至此处,他摆了摆手。

“杨副尉,不必多礼。在下李斯鸣,此次的运使。不知你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多谢李大人。”杨清礼毕,站直说道,“昨夜一票贼匪袭了我水师主营。”

李运使听之,一惊,他问道。

“损失可严重?可有人员伤亡?”

“劳大人费心了,人员无损,仅仅损了些军需,局势已稳。”

“如此甚好。”

杨清继续说着来因。

“匪寇来势汹汹,我与我家将军新至,人生地不熟便通报了江陵刘知府,商议联合剿匪。不敢巧,赶上大人您过江陵。这漕运事重,刘大人谨慎起见,不留船队过夜,请大人换防后,赶赶时辰,到潭州歇脚。”

“哼,区区匪寇,竟让一州大员慌张至此。”李运使摇了摇头,“他刘大人小心得过头了吧。”

杨清陪着笑。

“刘大人有他的考量。大人有所不知,这匪寇怕是温琦的旧部,不能怠慢。”

“温琦?”李运使念叨了一句,问道,“他是何人?”

“据刘大人言,以温,温琦为首的贼匪在这江上盘踞多年,颇有势力,应小心为上。”

差点说错,杨清额头微微冒汗,他悄悄观察了下李运使的脸色,发现他脸色无变,顿觉安心。

“他说得倒也有理。”李运使答道,“那杨副尉此行前是为了换防?”

“正是。”杨清点头,他接着解释道,“刘大人剿匪需船工,人手吃紧,此次换防船工由我部出。事出紧急,也合朝规。”说着,他掏出官文递给李运使,“大人请见,这是刘大人所书官文。”

李运使拿过,瞄了一眼,看到官印无误后,就合上,随后给了身后的师爷。

杨清看状,心中窃喜。这人果如韩先生所言,是个草包。

“那就换吧。”李运使懒洋洋地随口说了一句,“你带了多少人?”

“四十人。”

李运使听后一皱眉。

“这人也太少了吧。”

“只腾出了这么多人手,大人勿怪。”杨清解释道,“这四十人只是船工,且只换两船,剩余三十由潭州地方出。刘大人已写了手书给了潭州通判。”

“真麻烦。”李运使小声抱怨了一句,他扭头问道师爷,“这到潭州需几个时辰?”

“回大人,三个多快四个时辰,要入夜了。”

李运使一听,眉头紧锁,脸拉了下来。

杨清一看他脸色不悦,笑曰。

“大人,因地方琐事,辛苦了大人,刘大人很是抱歉,特命下官给大人带了一份薄礼。”

“什么薄礼?”

“大人稍等。”杨清走到船侧,三击掌。

掌音声落,琵琶声起。江上风波静,两船距离又近,这战舰上的众人听了个真切。

一时间,船上再无人动,江上再无他音。琵琶声至,耳皆被捕。

杨清不通乐理,听不出门道,只觉好听,他瞄了一眼李运使,见那李运使神情痴醉,他暗自窃喜,此事已成。

紫烟此举只为炫技,一曲《六幺》掐头去尾,只奏了两个花拍,便停了。

这兴致来了,岂是那么容易消的?

这李运使听得正酣,音一落,顿觉失落。他下意识地往琵琶声传来的那侧走了几步。

师爷一看形势,提醒了一句。

“大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