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刚刚发布完口谕之后没有多久,忽然想起,自己为何在后面慢慢悠悠走?
咱一没有带后宫,二是年轻人,应该一同轻骑赶往汾城以鼓舞士气,击溃敌军,让皮景和统帅后军随后赶来即可。
想到这里,他对身边重臣把自己的想法讲了,他们大多都表示同意。
不过皮景和却反对道:“陛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臣料达奚武、杨忠二人已疲惫,斛律大都督与兰陵王近九千骑兵前去,二人极可能退兵。
还有一重要原因也迫使他们即将退兵:我大军出雀鼠谷后,汾水下游河道较直,我军可直接登船。
主力可顺流而下至正平郡,随时可能切断其退路,达奚武、杨忠久经沙场,不可能看不到此关节……”
皮景和的意思,既然此次军事行动叫‘惩罚者’,如今天气还不错,不如一直沿着汾水东岸的主路走,水路并进。
至正平郡后快速穿插,威逼闻喜隘口、南绛郡一线,迫使达、杨二人不敢南渡,只有回撤至玉璧以下。
我军借机先攻击东路南绛郡,惩罚当地豪强大族,劫掠一番,只要事先在浍水驻军架设桥梁作后路,后退不是问题。
如果进展顺利,争取进入河东腹地,接应南线的斛律金。如果具备与敌决战之条件,就战之,全取河东。
反之,则退往平阳、上党之建州或者河内均可。
再留斛律光镇守平阳,守卫浍水浮桥之兵也返回平阳,秋冬再征兵择机进占汾北高地。
(汾河:唐代以前,山西植被很好,整个汾河均可通航,在太原坐船几百公里以后,可以直接经过汾河进入到黄河,然后进入渭水,再到西安。
皇帝一般不坐船,因为有些路段比较危险。另外,南北向的汾水在正平郡,也就是现在的新绛县转向西行,进入黄河)
啊?高殷一听,你这不是要走斛律光说的东线吗?
看来皮景和依然想打大仗,如此,自己就要再分析双方实力。
此次自己一共出兵十一万人,这当然大部分都是六镇兵户主力,剩余可招六镇兵户男丁只有五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用。
当然还可以征发汉兵,不过他们大部分人未经过训练,只有部分原来服过役或者是当过部曲者,才勉强堪用。
根据经验,周国关中一次能够征发的府兵,也差不多在十万人;
汉中、蜀中、荆汉兵力一般是出汉水攻击河南,几乎不会走秦岭蜀道入关中,这次显然没有集中。
由此看出,双方差不多势均力敌,这是兵力对比。
再从《孙子兵法》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天时
雨季对于双方均不利,不过考虑到雨季粮食运输困难,显然对于自己不利要多一些。
二,地利
对方粮食运输距离近许多;二是大部分时间是在周国地盘上进行战斗,且人家又占据有利地形防守,从这一点看,显然对方有地利。
但是,从放大了看,自己统治区域的晋、冀、豫、齐鲁、燕蓟等地处于北方,兵力调配的灵活性更大、更直接,随时安排增援。
周国只有关中与河南部分地区可以临时召集人员补充,汉中与蜀中太远,因此条件要差一些
这样对比,双方几乎相差无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