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龙行风早已气急败坏、举起那口怪刀不顾一切地直劈下来,殷云明急转身形左右闪避,使龙行风刀刀不离身侧、可就是沾不上边儿,气得他“哇哇”怪叫。

见已差不多了,对方又一刀刺来,殷云明将身闪过,右手搭向他右肩,龙行风忙向左躲闪,殷云明的右手却只是一掠而过、擒住他的右腕向怀中一带,左手一推他的右肘,只听“喀”的一声,龙行风惨叫着将怪刀扔上天,那条右臂已被震断。

龙行风痛得抱着右臂冷汗直流,而殷云明的右掌已推向他的腹部,龙行风只觉这掌力排山倒海一般,高大的身躯已被震得飞了起来、重重地摔倒在地,在他还在挣扎之时,那把被他扔上半空的刀落了下来,正好刺中他的胸口。

这把怪刀原名“飞鱼龙”,本是原鱼龙帮主龙行云的,龙行风杀了自己的兄长便将此刀也占为己有,今日死在此刀下也算是天道轮回、自作孽不可活。

董齐等人见龙行风丧命无不骇然,他们原本就对他有些不满,此时心中倒有些高兴,加上见殷云明如此高的武功,哪里敢再多言,眼睁睁地看着,不敢上前了。

殷云明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又抚了抚肋下的长剑,扫视了他们一眼:“我能走了么?”

董齐皮笑肉不笑地连连点头:“殷大侠走好、走好……”

殷云明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离了鱼龙帮的地界,殷云明直朝九江府而来,边走边想:我这样与各派各帮结怨,自己倒无所谓,连累了师父和同门怎么是好,还是少伤人为佳。这样想着,不觉已来到九江府地界。

次日,殷云明来到江边,这里在宋朝属江州府,自古以来便是渔米之乡,虽也经战火的侵袭,但现在基本上恢复了往昔的美景。

时值春令,河水猛涨,长江江面宽了许多,没有船是无法过去的。

殷云明来到江边一家挂着“琵琶亭”的横匾的酒楼上坐下,要了点儿吃的边吃边欣赏着江面的景致。

难得能静一静,却偏偏有人不识趣地来破坏。一个伙计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怀抱着琵琶姑娘,伙计陪着笑道:“这位爷,听曲子吗?来琵琶亭不听上一曲琵琶可是个遗憾啊。”

殷云明哪有心思听什么曲子,便摇摇手:“我不想听,去吧。”

伙计迟疑了一下,对那姑娘道:“这我没办法了。”

那姑娘上前一步,飘飘一拜道:“大爷,小女子虽唱的不好,也能给您解解闷儿,求您了……”

殷云明皱了皱眉:“我没有那个心情听,而且也没有时间,一会儿就要走,你还是去别处唱吧。”

谁知这女子听了、却哭了起来:“大爷,您行行好,小女子是外乡人,流落至此无依无靠,只每天唱曲来凑盘缠,准备回乡……大爷,您行行好吧……”说着竟已泣不成声。

殷云明这时才留心这女子的声音十分动听,便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有二十岁左右,虽穿一身粗布衣裳、却也掩饰不住艳丽的颜色,心中也是一动:可怜的姑娘,独自漂泊在外无法还乡,如何受欺凌也未可知。便道:“好了,你别再哭了,我不想听你唱曲子,但可以帮你还乡。”边说边取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拿去吧。”

女子愣了愣道:“这、这怎么好,大爷,您还是……”

殷云明一摆手:“我说过了,不想听曲子,你走吧。”

女子看着他半晌又施了一礼:“大爷,小女子一生一世也不忘您的大恩大德。”然后抱着琵琶下楼去了。

等她和伙计都走了,殷云明心中暗道:现在为了赚钱什么事情都有,不用问、自己给那姑娘的银子至少有一半儿落到这酒楼的帐上。转而又想起这酒楼的名字不觉好笑,谁知道这是不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下《琵琶行》地地方,不过是借此招揽生意罢了。

正想着,见江面上有渡船开始渡客,便结了帐从楼上下来,直来到江边……

刚到江边,却听有人高喊:“客官,要过江吗?!”

殷云明抬头一看,见左侧不远处的岸边停着一条乌蓬船,船身很长、有十余丈,船头一名艄工正手扶船篙望着他笑。殷云明见他目光炯炯,心中明白此人决非普通艄工,这里是巨鲸帮的地界,想必他是巨鲸帮的人,但四下看去,江面上的均是同样的乌蓬船,料不会有其它的路可走。

正迟疑着,那人笑道:“怎么,不敢上来吗?”

殷云明心中暗道:有什么不敢?你们巨鲸帮又有什么了不起。便道:“你们船上有老虎么?我怎么会不敢上。”边说边上了船。

那“艄工”见他上了船,轻轻用竹蒿一点,若大的船只便离了岸。殷云明虽心中暗叹,表面上却装做没看见问道:“船家,这么大的船、只渡我一个人么?”

“艄工”一笑:“不只你一个,舱内还有不少人呢。”

殷云明故做惊讶:“真的?!”那“艄工”也不再做声。

船驶到了江心,殷云明站在船头向对岸眺望着,心中却在计算距离,忽觉船停住了,便回过头:“怎么不走了?”

却见那“艄工”将竹蒿提起来,在身旁一拄笑着道:“要收船钱了。”

殷云明道:“少不了你的,到对岸再说。”

“艄工”摇摇头:“不行、不行,到对岸你就跑了,我们哪里追得上你殷大侠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