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谢巧巧跟自己班级的同学老师拍完毕业照后,满心欢喜的捧着成绩单来到周小海所在的班级教室里寻找周小海,刚进前门,感觉到整个教室空空荡荡,只看见李茂才一人在他书桌下面正在忙着整理东西,走进一看,只见他从一个灰色的,外表光滑的闪闪发亮的塑料口袋里,抓出一把把像干草一样的东西,放在一个破旧不堪的秤盘称重,称完挨个装进桌子上摆着的五个类似装礼品的精致的小袋子里。

这时李茂才注意到走进来的谢巧巧,看她脸上一脸的疑惑不解,笑着说道:“巧巧,你看到了桌上这五个纸袋子没,这可不是简单的纸袋子啊。”

谢巧巧点了点头,还是一脸不解的问道:“这个不是纸袋子,还是什么?”

“这可是五张朝我点头微笑的十元大钞啊!”,说完,李茂才哈哈狂笑了起来。

在那个经济贫困的年代,大部分人的工资也就一百五到二百元之间,五十元钱在当时可以算是一家几口人半个月的口粮。这也难怪李茂才得意的都忘了形。

看着春风得意的李茂才在那傻笑,谢巧巧也不再打算追问下去,她知道李茂才这个小子经常没个正经,经常说些莫名其妙让人听不懂的话,没正经的程度仅次于她那个算她“师哥”的周小海,虽然她自己从小没和他在一起练过半天的武术。

“小海哥呢,他怎么不在这里?”

“我们周老板正在校门口使劲的吆喝呢,都亏他,我们一上午才斩获颇丰,已经卖掉了将近八十元的草药了,刚刚校东面的那个利民化肥厂的李厂长,他们厂好多员工被化肥呛得咽喉肿痛,要买两斤的甘草和黄芩,还要用纸盒子分成五份,每份四两,我们摊子上的货不够,我这不回来拿货了吗?”

原来自从周小海从市里鼓捣的新鲜玩意被众多的百货商店截流之后,他便萌生了卖草药的想法。他的奶奶在村里大半辈子都是以采草药为生,略懂点中医,对于普通的药材治疗普通的病症还是捻熟于心的,如治疗虚火内旺,风寒,失眠,调理养生等等,她都能够谙熟于心的配好各样的药材,并收取一些不是很高的费用,用于她和周小海两人的生活。周小海便从中找到了商机,当时林海县的中药店不多,当时流行的是看病一般去的是西医院,吃的一般是西药,所以他就试着从家里带些草药过来,希望卖给那些抵触西药,推崇中药的一些人群。

李茂才接着说到:“走吧,我们一起过去吧,刚那个客户还等着要货呢。”

谢巧巧随后和李茂才一起提着五个纸袋子,朝着校门口走去。

刚走到了一半,从他们两人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巧巧,巧巧!”谢巧巧转身一看,原来是他们班的张青,张青一直是她们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本次高考,他在林海中学夺了魁。他的名字在学校高考录取栏里高高排在了第一名,分数可以去北京上大学了。张青的家住在林海县县城内,他的爸爸在张青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了,他开过饭馆,后来办过羊毛纺织厂,现在林海县最繁华的路上的一家最大的超市就是属于张青爸爸的。

在林海中学的校门口,人流如织,校门口对面的马路旁开了有林林总总几十家店面,有饭馆,有文具店,有布料店,有小商铺,当然还有那家曾经把周小海坑的血本无归的传奇书店。

校门口传达室的史大爷,搬个椅子坐在旁边的一棵树下乘凉,一边悠哉的摇着芭蕉扇,一边在笑呵呵的看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在推销他的商品。

“都来看一看,瞧一瞧了,水寒出鲜鱼,山高产良药,中国西南第一高山天龙山出产的,人参,当归,枸杞,地黄,龙芯草,山药,白芍,等名贵中草药,只有你不想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有病的买回去治病,没病的买回去养生,没娃的买回去生娃,有娃的买回去补肾啊。”

摊前在那等着拿药的李厂长,旁边一个修鞋匠,坐在椅子上乘凉的史大爷,和几个在旁边唠家常的大妈被他的一口略带点“成人色彩”的顺口溜逗得哈哈大笑。

正在卖力吆喝的正是周小海,身高一米八五左右,结实没有多余脂肪的身材,棱角分明的脸部轮廓,常年奔波在外被太阳晒成的黝黑发亮的皮肤,或许算不上什么英俊小生,但这些都算当时在女生当中顺利推销的制胜法宝,再加上灵活多变的头脑,能逗女孩笑的口才,使得有好多女生对他芳心暗许,偷偷塞情书夹在他书本里。可是忙于生意的周小海,一年到头从来不知道书里的字长什么样,从来就没翻开过书本,真是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千古良缘。

这时李茂才独自一人拿着五个装满草药的袋子奔着草药摊而来,周小海没好气的对他说到:“你他妈的怎么这么慢?磨磨蹭蹭的干嘛呢?路上遇到劫道的啦!”

李茂才已经习惯了他们之间像损友那样无所顾忌的互相骂娘,可有时感觉自己还是挺吃亏的,因为自己有娘,而周小海没娘。但是一想到周海涯从来就没见过自己的爸妈,又感觉替他心酸,觉得他还是挺不容易的,让他占就占点便宜吧!

说完,周小海立马从李茂才手里抢过袋子递给刚才等药的客户,态度一转,笑容立马堆满在脸上。

“李厂长,这都是上等的甘草和黄芩,您拿好啊,我再给您配点桔梗,和知母,每天让你们咽喉痛的员工煎服,保证几天见效,还没有副作用。”

说完,又从布摊上抓了桔梗和知母依次放进袋子里,嘴里说着:“这些是送的,送的,免费。”

李厂长听说是免费送的,自然很是开心,直夸周小海会做生意。

送走这个李厂长,李茂才说:“刚才碰到巧巧了,她正找你呢,本来带她一起过来的,没想到半路有个小子叫住了她,我只好一人来了,我看那小子好像是经常骚扰她,给她写情书的那个。”

“我看这小子是欠收拾,待会就去让他好看,你怎么不当场替我教训他一顿?”

李茂才盯着周小海,摊了摊手,撇了撇嘴,意思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周小海上下打量了一下李茂才那瘦骨嶙峋的身材,无奈的说到:“就你他妈这塑料体格,还是先照顾好自己吧!”

刚说完,周小海看到他左侧有一个年纪约莫有六十岁的学者模样的老头,戴着一副学者专属的黑框眼镜,穿着一身***时代流行的中山装,那中山装在阳光的照耀下,光滑如镜,应该是品质属上等的布料。只见他步伐缓慢又有点沉重的朝药摊方向走了过来。

周小海忙用手抵了抵旁边的李茂才,眼睛瞟着老者的方向,说到:“看到没?我们看样又要开始数钱了。”

老者走到药摊前,由于药摊是摆在地上的,他不得不弯曲了双腿,蹲在地下,双腿有点颤抖。用手把眼镜朝鼻梁上推了推,然后仔细的瞧着布摊上各式各样的药材。

周小海看他那不停抖动的小腿,感觉有点支撑不住他的身躯的样子,赶紧把自己身下的一个小板凳,拿到了老头身下。

“老先生,您还是坐着看吧,我看您这两条腿的样子,应该是患痛风很久了吧?”周海涯摆着一副老中医的面孔,声音不乏尊敬的说道。

周小海自小就跟着奶奶一起采药,给人配药,见过很多患有风湿痛风的人过来就诊拿药,此类病症到是见识了很多,这次应该说的是八九不离十。

老者微微笑道:“小伙子,观察的够仔细的嘛,眼光够准,是一个做生意的材料。”

老者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应该不是本地人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