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贵在三月三扫墓活动中过足风头,凭着一只焦黄的烤猪供品让自家成为莲花村首富。可是王福贵的心远不仅于此。省城的遍地黄金让他辗转难眠,境外的满地特产让他无法安坐。买卖生财,生意赚钱。他满脑子里尽想着怎样把买卖做大做强。

改革开放就像一夜的春雷唤醒大地,到处是勃发的生机,到处有发家致富的机会。

村里人只知道遵循老辈人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延续千百年来不变的劳作方法,局限在狭地方,靠体力来致富。这怎么行?

条条道路通北京,全凭胆量和智慧。我王福贵虽然不像陶晓杰那么幸运学习金融,但是我也知道思路决定出路的道理。晓杰不是吗?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的。我王福贵不会就满足在金三角那里赚些钱。

他在心里谋划着第二赔四叔回母校参观的事情,只要跟四叔混熟了,自己就可以在境外开辟更多的买卖机会。

听在国外经商的卫忠老板回母校参观,陵川县高中蓝校长高胸向教育局长汇报。局长一听,乐了,他在电话里:“我们现在办学条件还很困难,有爱国华侨回来,太好了。什么到学校?我要抽出时间陪同卫老板参观校园。”

蓝校长也不客气,大声对着话筒喊:“就在三月初四上午。局长,我们学校第一次迎接爱国华侨参观母校,要不要搞一个隆重的仪式?”教育局长是他早年教过的学生。

局长在电话那头:“改革开放好些年了,祖国日益强大,社会日新月异,华侨华人以后还会不断回国参观。我的意见就不用搞形式,让他们看到我们真实的面貌。这样吧,到时候我找报社记者跟随采访,好好报道这件有意义的新闻。”

放下电话,蓝校长按局长的意思,把会议室布置成一个简朴的座谈会地方。

早晨,太阳跃出山头,一轮浑圆的红宝石徐徐上升,把东边的际染红一大片。王福贵看一眼迷饶太阳,叫上李构,两人骑上自行车,赶往北山镇路口乘坐上县城的首趟班车。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两人在陵川高中大门外等候。王福贵拉拉李构衣袖,指向门口的蓝校长:“那是我读书时候的教导主任,现在升校长了。”

蓝校长站在大门一边,身旁立着四五个穿戴整齐的领导,他们一起迎接卫老板。

“嘀嘀!”一辆桑塔纳轿车慢慢开进校门。王福贵知道是卫老板到了,连忙跟在车后。

轿车一停下,校门的几个人围上前,热情地与卫老板握手,着欢迎的话。王福贵两人微笑着,站在一旁看。

“阿贵,过来!”卫忠看到他了,招手喊道,向校长介绍这位满意的师弟。

“你是哪一届毕业的学生?”蓝校长握住他的手,问。

王福贵很不习惯,他着着以前的主任,回答:“我是八零届毕业的学生。主任,不,校长,那时你经常跟我们投篮打球呢。”

卫忠在一旁笑哈哈地:“蓝校长怎么记得你?老师一年培养那么多学生,桃李满下。”

蓝校长谦虚地:“哪里哪里!青出于蓝胜于蓝,学生要比老师强。”他指指在前面走的局长,高胸:“局长以前就是我的学生,你看,现在他进步了,比老师强了。”

“对。青出于蓝胜于蓝,后生迟早都要超过先生。”卫忠开心地,他一路好奇地观看校园的崭新面貌。

“我们的教室呢?校园全变了样,整齐漂亮,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富丽堂皇。我们那时候的教室在哪儿了?”

蓝校长陪着笑:“卫老板,你读书的时候,这里还在使用民国县立高中的旧校舍,后来扩建,全推掉了,换上整齐大气的楼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