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代数式
。。。。
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
。。。。
第七章概率与统计初步”
朱允炆一直写到概率,就停了,这些就够了。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学体系,将数学抽象化。中国的数学均以实用性为主,不只是数学,其他知识也是一样,强调实用性,因此没有用的东西就发展不起来,发展的很慢。
抄这本书朱允炆用了七天,一天一章,每章二十页左右,简直不要太轻松。用毛笔写小楷其实还是挺快的,就是写不了太小,这点上不如硬笔,太小了就糊了。
抄完了这本书,朱允炆并没有交给国子监让他们印刷,虽然活字印刷术早就发明出来了,中国却并没有大规模使用,主要是因为平常使用的汉字太多,一个一个找太麻烦,不像拉丁文一样只有几十个字母。因此接下来朱允炆要做的就是寻找印刷机的技术和改进造纸术,现在这个时候德国古登堡已经把活字印刷机发明出来了,西方的媒介革命已经开始了,中国要是还用雕版印刷和手工造纸,就必然在知识传播上落于人后。
古登堡发明的是木制凸版印刷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沿用了300年之久。一直到19世纪初,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朱允炆想要的印刷机也不用太先进,只需要古登堡发明的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就行,再加上东方人民的智慧,东西碰撞,朱允炆相信大明工匠一定会对古登堡印刷机作出更好的改进。
至于造纸技术,目前用的纸大多是竹纸,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完整了,但仍然是手工制作,效率太低。朱允炆要做的就是找到造纸机的技术,用木材、纸浆造纸。虽然朱允炆对目前大明的造纸技术不太了解,但他知道造纸机肯定是没有的,所以一定会比目前的手工造纸先进。
关于古登堡印刷机和路易斯·罗伯特造纸机的技术原理的资料倒是挺多的,根本不用愁找不到。这次朱允炆愁的是画图,印刷机和造纸机都很简单,但朱允炆画不下来啊,画图技术太渣,这种事又不能让别人做,其他人又看不见他眼前的屏幕,而且朱允炆也讲不清楚。没办法,朱允炆只能一点一点的画,一点一点的修改,并尽量把制作步骤写的详细些,以减少对他画的图的依赖。
将这两种机器复制在纸上花的时间比抄数学书花的时间要短一些,但也用了五天时间,都花费在画图上了。
“怎么就不能下载呢?”朱允炆已经不止一次絮叨了。
在朱允炆将这两种技术交给工部尚书严震直的时候,严震直简直惊为天人,其他大臣也是目瞪口呆,纷纷赞扬朱允炆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他们也问过这些东西是哪来的,朱允炆打了个哈哈,只说是先帝托梦赏赐给他的,让他将其传遍天下,争取人人都能读书。
大臣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又是一通歌功颂德,听的朱允炆起鸡皮疙瘩。
造纸机和印刷机的威力还未完全显现,就已经引起官员们的震动了,谁都知道,这两种技术是多么重要,偏偏这是皇帝拿出来的,没人敢将其据为己有。
工部成立了大明皇家制造厂,开始招募工匠专门制作这两种器械。而且朝廷已经放出话来,允许民间使用这两种机器,并接受预定,按时发货。由此又引发了一阵狂潮,但凡有点实力的商人纷纷赶往应天府,以抢得先机。
士人们尤其是寒门子弟也称赞朱允炆功德无量,乃一代圣王,并表示“乾圣”这个年号选的非常好,非常符合当今圣上。
总的来说,局面大好,至于说世家大族会不会看到书籍普及以后对他们的威胁,这就不是朱允炆要关心的事了,“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是优良传统。大部分士人归心,朱允炆还需要在乎那一小撮反动派吗,打倒就是了。
。。。。
还有一本书也是朱允炆在这段时间完成的,那就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如果是造纸机和印刷机是为了笼络士人,那《战争论就是为了笼络军官,军官们都学习朱允炆的思想,能不跟着朱允炆走吗?同时,《战争论也是朱允炆使朱棣站在他这一边的大杀器,至于效果如何,到时候再看吧。
《战争论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根本性质,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对于战争胜负的作用,认为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等是作战的关键;阐述了战争的性质有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对民众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等理论。
《战争论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朱允炆也希望这本书能为他改变大明的卫所制度奠定基础。这本书主要是给中层军官及高层将领学的,既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以后大明新的战争策略,也是为了起到改变他们思想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收心。有了军官的支持,在以后朱允炆改革军事制度的时候才不会全乱。这当然还需要其他手段配合,《战争论只是第一步。
朱允炆也没有把《战争论交给国子监印刷,时间来不及了。
因为藩王们都到了,对朱允炆的第一个大考验开始。考验通过,朱允炆坐稳了皇位,以后的改革顺风顺水;考验通不过,下场就不用说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