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西地区是祖国西北边陲一个地级区,下辖宁西市、宁西县、宁北县、宁南县等7个县市,有汉、哈、维、蒙、回、锡伯、柯尔克孜、东乡等27个民族,共有人口10万人,母亲河宁西河贯穿其中,养育着宁西地区各族儿女。

宁西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拥有宁西地区各县市中最大的土地面积,虽南接宁西河,但由于没有河水支流贯穿土地,宁西县空有偌大土地却因缺水而成为宁西地区最穷的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宁西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内地吸引大量资金雄厚的富商开发土地。克乡柯村因土层厚、土地平整、面积大得到内地客商的青睐,张书就是其中之一,1997年举家从浙江来到宁西县克乡柯村承包5000亩村委会机动土地,开凿水井15眼,种植小麦、油葵、甜菜、水稻等庄稼,即成为宁西县种植富裕大户,又解决本村百姓就业难题,是宁西县名利双收的种植大户之一。

2006年张书拓宽发展领域,将手中宽裕资金投资建设一面积100亩烘干厂,效益可观,又解决当地一批农民工就业。

因张书这个领头羊干的好,是宁西县第一批招商引资成功范例代表之一,宁西县人民政府再次大力推广土地开发项目。

在这一环境下,2007年宁西县各乡镇根据各自实况出台土地开发相关政策开展轰轰烈烈招商引资热潮,引进周边县市资金宽裕的富裕户、老板来乡镇村庄投资。

这些人中良莠不齐,有不乏投机取巧之人,也有一批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开展土地开发的奋斗者。当时,空守着宁西河但灌溉不了土地的农民们将自家机动地在乡政府统一操作下流转出去,每年都能得到不菲收益。但此批参与土地开发的老板们在不同人身上发生了不同命运,有着不同的人生境遇,让人欢喜让人忧。

宁西县琼塔木乡位于宁西县城南端,全县最大的贫困村布拉克村就在阿尔泰山中段南坡脚下。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琼塔木乡老百姓是宁西地区最早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受益者。因无充裕的水灌溉土地,农民手中除口粮地外,每家还有几十亩机动地成了荒芜之地。

为提高农民收入,当年该村百姓家中口粮地种植庄稼,其余机动地统一种植白杨树,享受退耕政策。但由于无水灌溉树木,退耕还林土地上树木年年种植年年死亡,林业部门年年验收不过关,每年家家春季植树,靠雨水灌溉树木,到了五六月份全成死树枯树,又是一片荒芜之地。

眼看国家就要收回优惠政策,百姓不愿让到嘴的肥肉白白飞走,几乎天天到乡政府反映困难。为了让布拉克村贫困户继续享受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县乡村三级部门统一将退耕还林土地流转出去,鼓励老板投资开凿井水灌溉树木。

几年来,来了一批批老板,资金雄厚的内地老板对退耕还林土地没有兴趣,他们要投资大块成片土地;感兴趣的当地老板因资金不足,面对无电、无水、无路、无树的“四无”3200亩土地,一下拿不出上百万资金,只能望洋兴叹;资金宽裕的有些当地老板也算算经济账,林带地属长期投资,短期见不到效益,没啥吸引力,也都摇摇头离去……

2007年冬天,在发小肖开提的介绍下,傅韬、肖开提与常年做生意的伙伴杨骏、高澎、曾阳合伙承包了布拉克村3200亩退耕还林土地,投资之初,大部分资金是傅韬和杨骏、曾阳出资的,傅韬占大头。

几个想干事的人根据各自经济情况入股筹措百余万元资金拉二十多公里高压线,凿井12眼,修砂石路二十多公里,种植防护林500亩,种植大小叶白蜡、树上干杏等2700亩。

开凿的井水解决了树木的灌溉难题,顿时将布拉克3200亩退耕还林土地这一摊死水变成一渠活水,帮助县乡村三级啃掉了这块常年难吭的“硬骨头”,享受政策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县林业部门领导再不为布拉克村退耕还林树木年年不达标发愁了。乡村两级领导多年头疼得信访难缠问题迎刃而解,百姓每亩160元补助可以高枕无忧拿到手了,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了收入。

为此,琼塔木乡政府领导多次对傅韬庄重承诺,若有好项目第一时间给傅韬等人推荐跑办,这个空头支票对傅韬等人开得真好,在当时进退两难的环境下,可以说是部门与百姓皆大欢喜。

宁西县穿越县境各乡镇的县级公路127公路位于县城最南端,自东而西长约120公里,布拉克村处于道路东南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