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上了年纪,回了房后心中越琢磨越不对劲,心里把今夜的事翻来覆去地捯饬,最后留在脑中的想法倒把自己吓得脊梁骨发僵。
她进门时怀壁院已经有了衣冠冢,她一直忌讳这件事觉着不吉利,哪能听信路过化缘的和尚的疯言疯语,真把衣冠冢葬在人住的院子,真是晦气。
加上今日不知如何说出口的事,真是邪乎极了。
睁着眼在心中编网到天明,姚氏足足比往常早起了一个时辰,秋碧进来给姚氏梳发时眼睛都还没完全睁开,定眼一看,铜镜里的大夫人眼皮子底下一片深重的青木灰,登时如冷水浇顶,手下放轻了些。
“夫人,我已经让人备好了七境堂绿茶,喝了提神润色。”秋碧拿起一盒玉露霜,勺出一点滴在面脂上。
姚氏心中有困扰,一夜未眠气色又不好,刚有点睡意时天就蒙蒙亮,似是一只灯笼蒙的纸太厚,透出来的光微弱可偏偏又看得清四周,她这才不悦地起床。
瞧见这丫鬟懂事,脸上自然多了几分满意,姚氏整个人的气场颠倒了大半。
铜镜里的她两鬓梳得精神平整,姚氏抬臂抚了抚鬓发,口吻透着满意,“你让人备好马车,我要出门一趟。”
姚氏出门向来带着她这个贴心的丫鬟,秋碧也不问,等到了自然知晓,顺遂地应了,“我马上着人准备。”
听说城东郊区有一座山,山顶有一处寺庙名灵应寺,听那些凡人信徒口口相传灵验得很,姚氏要请高僧回来瞧瞧,这宅子里到底有没有不干净的东西,有的话早日除了省心,没有的话心里也用不着提心吊胆。
马车在灰蒙蒙的雾气里向前撞去,车轱辘声在还算安静的大街上尤为醒神。
她这一去一回也不过两个时辰,那时月亮般温柔的太阳悬在头顶,光芒并不灼热,照在人群熙攘的大街上频频升温。
赵晢等候多时,他晚上宿在院中的树上,车轱辘不和谐的声音惊醒了他,隔了几间厢房,他听到姚氏对车夫说去灵应寺,心下就知晓她此行的目的了。
不过姚氏到底是深宅大院里的妇道人,赵晢听那佛经五年,再听几遍不过是如沐春风让浑身更舒散几遍。
自打天放亮起,赵晢就一直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像是在等人一般望着院子门口。
他坐在那儿,一手撑头,偶尔有风吹动他的衣玦,动静犹如画,萧疏轩举,湛然若神。
元樱步了过去,望着他眼睛不眨得守着门口,可是入院的门口只有几丛已经枯黄的竹子,青葱时是一道风景,现在秋天凋零,不看也罢。
“你已经在这儿坐了两个时辰。”保持两个时辰纹丝不动,真的不会累吗?元樱看着今天有点异常的赵晢。
赵晢抬手往旁边挥了挥,意思是挡着他的视线了。
“你在看什么?”元樱往旁边挪了挪,还没等到赵晢回答,便听见一声客气,“大师您里面请。”那声音就算是扭成麻花元樱也辨的,是姚氏。
一声大师喊的元樱整个人如堕泥潭,她下意识地把赵晢一挡,神情有些匆忙地望见一脚踏进院子的胡子花白的老者一身绯色袈裟,绯色乃是本朝官家亲赐的颜色,如此说来面前高僧如假包换,元樱低声让他逃命,“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怎么能走?赵晢等他们坐的浑身都僵了。
余光瞥见一角衣玦,元樱想完了人吓傻了现在逃命都不会了,迎面走来的僧人一脸仁慈,身上风骨颇有得道之意。
既然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去了。
“大师,”元樱跟着姚氏称呼道,姚氏一进这院子眼珠子就像街头孩子手中的风筝转来转去。
姚氏面色如土,桃花色的面脂都盖不住她的脸色,有大师撑腰,她说话大声了些,“大师,依您看来这院子里有没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很显然,她话里“不干净的东西”指的是赵晢,这样的称谓令赵晢很不满,他堂而皇之地从元樱身后走出来,大摇大摆地走在高僧跟前。
正抬脚要落地的高僧蓦然收回了脚,站在原地,脸上露出一个了然的笑,似乎已经洞穿一切,不过他的眼神并没有落在赵晢身上。
细小的举止令元樱浑身绷得像被人五花大绑了,难受得难捱。元樱察言观色,不动声色地走上前,“大师,我这院子干净得很,您大老远来渴了罢,进屋我给您倒一杯水。”
她领着高僧进屋,大师换了一条路线,正巧与赵晢错开。
听到要进屋去,姚氏不乐意,怀壁院虽然冬暖夏凉,可是屋子里没有木炭地龙,终究是破了口子的袋子,尽兜凉风。
“大师,我此行请您回来,主要是家宅不宁,这心里更不安宁,望您早点给我个论断,也好叫我放心。”姚氏紧跟两步,劝住了大师。
闻言,大师倒没有进屋了,口中念了一句佛号捻一颗佛珠,她转头径直看向赵晢的方向。
他在的地方并没有其他人,如此明显地望了过去,难道是被发现了,心中纠结一番,元樱只感觉双脚不是自己的,她一股脑地冲了过去,挡在赵晢身前。
她忘了,赵晢比她高出一头,高僧要是眼通神明,这样看去更加奇怪。
元袅生着一双吊梢眉,面相薄凉,与她娘亲倒是一看就是亲生的,她指着元樱,“娘,大姐姐身上一定有鬼,你看她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