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府建阳县麻沙镇,崇化里书林坊,刘氏大宅。
时值盛夏的七月,眼下已是黄昏时辰,天空的云朵斑斓,夜色姗姗来迟。
街巷上的人们不慌不忙地走在归家的途中,已是不惑之年的刘孔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他的脚步要比常人更快一些。
然而,就要迈进自家大宅的时候,刘孔反而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只见他此刻一脸的忧心忡忡,似乎有无尽的烦恼正在叨扰着他。
乡试大比临近,也就是下个月了。三年,又三年,刘孔的大半人生是用三年来衡量的。今岁又是大比之年,下个月将是他第七次参加乡试了。
然而,眼下叨扰着他的烦恼并非下个月的乡试,毕竟有着多年的磨砺,三年大比已然是家常便饭了。刘孔烦恼的是家族书坊的产业,他今日在外奔波便是为了此事。
原来,书林刘氏乃是刻书世家,家族书坊有乔山堂的名号,祖辈百年的基业曾经辉煌无限。
建阳县一直是大明国朝的刻书中心,书林刘氏的乔山堂在建阳县首屈一指,广受各地书商的推崇。
然而,就在这些年,书林余氏的双峰堂却弯道超车,俘获了各地书商的心,已经多年独占鳌头,就快把书林刘氏的乔山堂赶上绝路了。
乔山堂刻印的书若是卖不出去,书坊的刻工印工就得全家饿肚子了。乔山堂面临着一场翻身仗,刘孔今日外出便是去筹谋这一仗。
此前,金陵世德堂的《西游记》在书市上畅销一空,余氏的双峰堂碍于版权,不敢一味翻刻,便于去岁请人编纂了一部《东游记》。
《东游记》故事衔接《西游记》,原本只图蹭个热度,怎想竟受到了书迷的热议。
见有此效果,刘孔因此依葫芦画瓢,也想请人创作一部衔接《西游记》的故事,让乔山堂也蹭蹭热度,挽救这些年的颓势。
于是,刘孔今日前往县城,拜访了别号齐云的杨老先生,想聘请他撰写故事。然而,当刘孔向杨老先生说明了来意之后,却得知已被余氏的双峰堂抢先了一步。
原来,余氏的双峰堂已经预付了杨老先生不菲的润笔之资,且得到了杨老先生的承诺,一年之内不会给其他书坊撰写故事。
刘孔不仅晚来了一步,还将错失杨老先生的一年时间。
余氏的双峰堂还真是狡猾,竟然要求杨老先生许下这样的承诺,恐是早已料到其他书坊依葫芦画瓢蹭热度。
整个建阳县,有续写之才的人寥寥无几,除了杨老先生外,便是编纂《东游记》的吴老先生,此时都已被余氏的双峰堂收入麾下。
乔山堂的翻身仗没有着落了,刘孔忧心忡忡,从建阳县城回到麻沙镇崇化里书林坊的刘氏大宅,天色已是黄昏。
家门近在眼前,他却在门口徘徊着,不敢进门,生怕自己的烦恼成了全家人的烦恼。
刘孔的父亲年老多病,对于书坊的家业,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且还等着刘孔三年大比高中的那一日。
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刘孔既要承担着家族书坊的产业,又要继续用功于读书举业,无尽的烦恼啊!
尤其是眼下关头,大比乡试在即,别人家的老友早已整装前往省城备考了,只有刘孔迟迟还没有动身,终究是放心不下呀!
要说刘孔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那正值弱冠之年的长子刘舜。
刘舜生性顽劣,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鬼。就在上个月,刘舜跟余氏双峰堂的人打马吊牌,输了不少钱。刘舜没钱赖账,被打得险些昏死过去。
人被打了,打牌输了的钱还得照给。就算不给,余家的人也会找上门来。余家的人倒也不缺钱,不过是看上了刘氏书坊的雕版。
反正刘氏的乔山堂已经失了人心,印刷出来的书卖不出去,雕版留着也没用。刘孔索性便把《书法丛珠》一书的雕版赔给了余家。
刘氏书坊的刻工花费多少日日夜夜才完成的雕版,就这么白白给了对手,要说不心疼,那肯定是假的,但刘孔更心疼被打得昏迷不醒的逆子刘舜。
谢天谢地!刘舜死里逃生,不过,倒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兴许是被打傻了。然而,刘孔却又觉得,傻了也好,至少不会再给家里惹是生非了。
徘徊在刘氏大宅家门口的刘孔,正忧心忡忡地想着,长子刘舜会不会真的从一个逆子变成了一个傻子。恰时,刘舜从宅子里走到家门口,喊了刘孔一声“父亲”。
面对刘舜,刘孔脸上的忧心消失了。作为父亲,刘孔不想让刘舜发现自己的烦恼。
不过,刘孔转头便觉得自己多想了,不管是逆子,还是傻子,刘舜恐怕都不会在意父亲的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