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这个时候也是处于固守之郑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战争不好处理,毕竟敌人倾巢而动,自己如果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名将。不知道楚军是怎么败得。
白起是一个名将,也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秦国第一名将呢?就举个例子,也就是之前白起打败楚军,公元前278年,秦攻楚,秦国统帅白起与司马错兵分两路进攻楚国,白起亲自统兵两万出武关,绕过楚军前线主力,顺汉水下,绕过强大的楚国第一精锐云梦水师,奇袭楚国,焚夷陵,破楚国都。二十万楚军堪堪无用武之地,只能护送王室迁都去了。
第一次使用奔袭战的应该算是秦军大将司马错,司马错在奔袭巴蜀上有着独到的功劳,但奔袭巴蜀不能算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因为,秦军奔袭巴蜀大部分是建立在政治基础上的,主观意义大于客观意义。而奔袭楚国则是另外一回事,楚国作为南方强国,其地广人多,战略纵深长。最关键的意义在于其国力强大,楚国的国土面积几乎是中原各国的总和,其人口数量亦非常多。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只要能有打败楚国北上军队的都可以作为中原的霸主。这样的形式造成一种现象,即,无任何一战国可以完胜楚国,更无一战国可以深入楚国腹地作战。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与中原作战,中原各国无法将其击退反而连淮北也被楚国占领。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蒸蒸日上,以一统中华为主要目标,早在秦惠王时期,秦国就已经开始算计楚国了。可以,奔袭楚国的计划是早在其数十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只有准备充分方可能打赢胜仗。奔袭的难度除了隐蔽迅速外,军事能力能够战胜敌人才是重重之重。如果无击败敌军的把握,奔袭战只是在送羊入虎口。
奔袭楚国的成功因素在于秦军统帅对战略格局的深刻了解与认识。由于中原战国与楚国的多次战役都集中于淮河流域,战国初期,魏国是当时中原的霸主,甚至连秦国都被压制在函谷关以西,因此,楚国的关防要塞,守军力量多集中在淮南淮北地区,在张仪风波中,虽然楚军曾出击秦国,也只是在与秦国交界的武关地带。而楚国国都则处于远离战场的后方。自秦国拜司马错为客卿后,司马错便着手准备着对付楚国,他奔袭巴蜀获得了成功,开始占据霖理上的优势。
险关无人守等于没樱宁可有备无患,寄希望于敌军的不敢所为是不正确的。在司马错奔袭巴蜀前,巴蜀是楚国的附属国,那时候,楚国国都是远离战场的,其巴蜀有剑阁之险,任何军队也不可能取道巴蜀东下攻楚的,但是当秦军占领巴蜀后,巴蜀地区处于长江上游,从江水流势上看,战船从上游顺风顺水到下游比从下游到上游快速得多,省力得多。并且可以借用自然的力量节省士兵体力,在短兵相接时更有战斗力。楚国水师下无敌,但在当时的地势上看来,地势已经抵消了水军的战力优势。自然因素限制了楚军无法快速的进行出击,连增援都费时费力,楚国水军无法发挥作用,那么楚国陆军更不是秦军精锐的对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