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十安回了江南,萧张两家的婚事也成了,看似一切尘埃落定,想着总该步入正轨才是。

登王府因联姻一语将几门世家得罪了个干净,张谨之身为太子门下客又是御前红人,随口一句话就把登王府拉下水来,朝臣都是人精,心里头都认定着登王府与张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倒也有闲言闲语说着,萧家赶在谨之少爷重伤未愈勉强落地走动之时成亲,无非是担心皇家偏私不愿远嫁贵女,从他们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中挑一个出来认做义女,册封远嫁。

大年下的,先是南音名伶染上人命官司,再是这匪徒攻山强抢民女、还听那登王请旨与外联姻…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儿,即便别的陛下不管,这太子脚下京畿重地起了暴乱,难道陛下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成?

身为帝王,一为民二为臣,三立法四安邦若是连都城都无力护卫,谈何保家卫国呢。

正逢年假,非伤民起战的大事想来陛下也不会急着审的等过了今儿大年,明儿初一,十五元宵后开朝正月十六就到了。

年节时下张灯结彩最显喜庆,今儿挂的灯一直到元宵后才能摘下。弘娘闲着没趣儿,让人搬来小木梯在底下扶着,自己挽起长袖衣裙,踩上木梯阶阶缓上挂灯。

谨之才从内寝走出,两步走到木梯边儿微扬了扬下巴,小厮们便懂事地退下,腾出空儿来让他扶着木梯。

木梯之上挂着两三只花灯,弘娘只管一个一个拿着挂上房梁。

余光一瞧见他来了,先将手里的花灯挂上,低头再拿一只时扫了眼他的打扮,转身高抬手臂挂灯。

道“大过年的还出门办差?”

他走近了些,半抬头像在看灯,道“果然同我一块长大,人也聪明。”

听听这是人话吗这,一口的毒舌搁外人谁能忍且说他在外对人倒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样儿,人也不知道他这黑心肠。

弘娘挂上灯,理理灯下须,烛光衬得五官秀美朦胧,张口的话却十分嫌弃:“不说拉倒,劝你回去换一身衣裳,大过年的穿得像奔丧。”

虽不好听吧,但是在理儿,大过年的日子还得一块儿守岁,外衣虽红,但内穿一身黑底银丝的不打灯笼都看不清是个人,一看就不是出门干正事的。别人论不论且不知,大年夜一身黑去见父母不得让长辈骂两句,搞不好还得怪她做妻子的不知劝告,纵着夫君胡闹。

唉,想着就让人烦恼。

谨之闻言,低头打量着自个儿,一本正经道“我这外衣不是大红吗,挺吉利的呐。”

“我寻思你这眼里抹了粪不成。”

论嘴坏,看谁比谁坏打小一众孩子说笑斗嘴时,谁能比得过他张谨之。

“去你的吧!”弘娘一恼,站在梯上抬腿一脚踢他肩上,道“回头要有人上门来问,我第一个把你卖了!”

人家过年穿得华丽些也是人之常情,高门大户讲究的是一字“质”,有衣料质地与着身的气之质等意思一昧大红大紫,只会让人笑话徒有财银无内涵。

谨之生于书香世家,祖父是当朝太傅,他是太子伴读,自小出入皇家不敢说艳绝天下,好歹穿衣戴物都是极有气质的,一向最爱细罗丝绸为底绣以暗纹,选色都是清雅之质且明而不艳。

去年穿的就是一身银袍绣金,还是御赐的缂丝衣料,今年忽而一换成了浓黑暗衣,要是脱了外头这一件赤色外衣,简直一个夜行者的扮相。

一看就是干坏事的。

看她挂完了灯,扶着木梯仔细退步而下。身旁的小厮也都走远了,婢子们各忙各的虽没在身旁呆着,但到底离得太近。

谨之靠近了些,张开手臂拥抱她,脸侧在她耳旁好一会儿,再而松开怀抱,拍了拍她双肩,两人笑着一同往前院儿给父母拜年围炉去。

眼见天都黑了,给长辈们磕头拜年,给小辈发红包小礼,再一块儿围炉吃年夜饭,一串儿下来都得大半夜了。弘娘几次看他,都不见他有出门去的打算,一家人谈笑风生好不快活,没有半点儿不对之处,吃过了年夜饭,婢子端上清茶点心,一家人同守岁。

弘娘才开口问了他,他倒不甚在意,咧着唇角儿笑了笑。

吃过饭就这么先聊着,昨儿又是大婚的好日子,大伙儿的话都围着新妇人说,弘娘被说得不知如何应对,只好佯装脸红躲避问话。

谨之说笑般应答了几句,请长辈们就饶了这新媳妇吧。母亲笑话他护短,他也不避讳,笑呵呵地应承下来,说是带着弘娘去放烟花玩儿,长辈们也就放人走了。

回院儿的路上他倒是手脚利落,一个单身躲闪就溜走了,弘娘叹了口气,拿着他才脱下的赤色外披回院里去,做出他确在后院之象,吩咐下人们自己玩去不必值夜伺候。

巡更鼓报子三刻,剪窗响动,才见他一跃而入,落时扶案险险摔倒弘娘惊得起身,急忙小跑过来扶他,走近时细看才发现他胸下肋处有伤,只不过黑衣色浓,暗夜难察。

“谨之!”

弘娘惊得低声一喊,扶着他往榻上去“你…我去拿药!”

早知他此行有密令要办,否则他又怎么会轻易显露自己会武一事,只是弘娘没想到他会受这么重得伤。

“不…”他一把握住了弘娘的腕,所有力气都用来阻拦她去拿药,伤口疼得他满头大汗无力多言一语。

“没时间了,我的大衣快拿来。”宝来balaishiye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