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这天,虞家为完盛和虞美盼举行了婚礼,完盛的母亲为“女儿”美盼缝制了一套新嫁衣,衣服上绣的满是牡丹和鸳鸯。

婚礼是按照蒙古的风俗进行的,没有唢呐和鼓乐的热闹,倒是多了几分凝重。

一花月痕上阙魏子安诗

自古多情空余恨,

此处难觅有情天

情到尽时转无情,

无情更比多情累。

君为我谱无声曲,

此去闻曲如闻君

未到恨时难知愁,

愁起心头不知恨。

当迎亲的人马到达新娘家的时候,已是午时。

迎亲的人们纷纷下马,派两名使者先去向新娘家报讯请安,其他人围坐在一起等待。

双方进行一番礼俗对答后,便邀请迎亲的队伍进了庭院。

女方的嫂子上前解下新郎完盛的弓箭撒袋,双方的亲家代表互相请安,行过对举哈达、交换鼻烟壶的礼节后方才一一入座。

此时,完盛向女方的灶神和其他供神叩头、敬献哈达、供品,并向新娘的长辈亲属行磕头礼,依次给席上的人们敬酒。敬酒完毕,完盛便入了“整羊席”就坐。

宴席很快便结束了。

女方家的嫂子们要给完盛穿衣,为新郎佩带弓箭,并报请新娘可以上马了。

完盛上到西楼的闺房,抱起了倚在床边墙上的虞美盼,在众人的扶持下,上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娶亲的队伍要赶在送亲队伍的前面,提前回到新郎家里通报。

跟去迎亲的虞禄,匆忙跑进虞府大院,告诉虞总管说:“送亲的队伍,马上就要到了。”

虞总管告诉大家道:“大少爷快来了!快,准备好!”

大家各自站好了自己的位置,欠身肃立在庭院中路的两旁。

虞总管又叮嘱动作慢的仆妇说:“好了吗?你们快点准备好,快点!”

酉时,残阳如血。

迎亲的车队,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虞府的大门口。

喜娘挑开了婚车的帘子,完盛随即下了马车。他又转过身去,从车上抱下了自己的新娘子,迈步走进了虞府的大门。

在庭院等候的喇嘛,为完胜怀里的新娘行“净手洁面”的洗礼仪式。婆婆虞夫人为新娘子尝了奶以后,便让新娘暂时到专门准备的房间里稍坐,等候婚礼仪式的开始。

拜天地的时辰一到,由新郎新娘的“梳头母亲”在供桌前主持“拜天地”仪式。

完盛抱着美盼跪在了“梳头母亲”的一侧本来是新郎新娘跪在梳头母亲的左右两侧。“梳头母亲”将完盛的双手和自己的一只手伸进专门制作的白布袋里,面对喜神方向磕头行礼。然后由“梳头母亲”把新娘虞美盼的头发披在新郎完盛的肩上,为其梳头结发。

此时,女方来的嫂子端着盛有食物的盘子来见新娘的婆婆虞夫人,示意向虞夫人来取新娘子的头戴,虞夫人将为新娘准备好的全部头戴首饰放入盘中,让新娘的嫂子送过去。

这项礼仪结束后,新娘子便被送入了新房。

新娘入新房时,要由梳头母亲带其迈过门口横放着拴哈达的有杈树枝,踏着门槛上铺好的羊皮进门。这些,只能由完盛抱着虞美盼进行了。

新娘进入新房后,新郎完盛用系哈达的神箭,掀起了美盼的蒙面纱。众嫂子便开始给新娘子重新梳理头发,戴好全部头戴首饰。

新娘子梳妆完毕后,本应该在新郎嫂子的带领下,向公、婆、叔、伯、姥爷、舅舅等长辈们一一敬酒、献哈达和礼物,并施磕头礼……这一切,都给美盼免了。

完盛抱起化妆好的新娘子来到了宴会厅,婚宴便正式开始了。

二花月痕下阙魏子安诗

听风方觉秋雨至,

已忘共饮西窗时

云起天边残阳血,

一声傲笑一把泪。

把酒欢歌何时有,

人笑我痴我偏痴

莫道有酒终需醉,

酒入愁肠愁更愁。

宴会是按照蒙古的婚宴制式席地而坐。

完盛把美盼放在了背后有红被子的位置上,美盼便端坐在被子前。她面色苍白,只有那樱桃小嘴,还是红色的……完盛坐在了美盼的右侧。

看到新郎和新娘坐稳当后,双方的亲属和来宾们便一一入了席。完盛机械地向亲属和来宾依次敬酒施礼。

敬酒间,有年轻人献唱“宴酒歌”。

本来是一首欢快的婚礼赞歌,却让那青年唱得凄凉悲切:“啊……新娘来了……哎哟……世间好姑娘……哎哟依……”

大家合唱:“啊……哈里哎……”

青年又唱:“终于结果实了……也么嗨……花盛开……嗨哟么……”

歌唱的时候,人们没有一丝的笑容,有的全是泪水和抽泣。

青年唱道:“啊……我终于来到了……来到了……兮么呵……”

大家合唱:“啊……来到了……来到了……你的家……”

唱“宴酒歌”时,在每段的间歇,客人们都要举杯饮酒。可这种氛围的喜酒,又有谁能喝得下去?

婚宴草草结束了。

送亲的人们,除了探望女儿的几个人留下外,其余人便回去了。

该入洞房了。

嫂子们为新郎、新娘铺垫被褥。从娘家来的嫂子检查整理好新郎、新娘的枕头铺盖,为新娘摘卸了头上的头饰,又为新郎和新娘斟好了“交杯的奶茶”。无忧文学网5uxne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