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

两人静静相拥。好一阵过后,他再次看向她双眼,目光缱绻,依依不舍。

“我只是遗憾……我们又要暂时分离。”

无需玛丽赘言,他心里早就清楚:她刚当上英格兰摄政王,劳心劳力的事远比苏格兰国君时期更多那本是个争权夺势的宫廷,她若不亲自坐镇,很容易就前功尽弃。此番她偕自己匆匆回巴黎,但不日,就又得赶去伦敦。

果不其然,玛丽没等到三级会议召开,就再度登上了航船。

不过,会议期间发生的事情,弗朗索瓦都细细写在了信里。

譬如,旺多姆公爵的遗孀、纳瓦拉女王让娜没有露面,却来了封措辞忧伤的信。她表示她始终忠于她的新教信仰。不过,她勉强同意,允许独生子、将要继任的新旺多姆公爵、时年十岁的独生子亨利,未来某个时候,有条件的,去巴黎接受些瓦卢瓦宫廷教育。

孔代亲王总算没再躲躲藏藏。然而他只敢公开待在波旁封地,并不主动觐见国王。偶尔,他依旧叫嚣,要支持胡格诺派的事业。但三级会议结果出来之后,他总算沉寂了下来。

这一次的三级会议,按照洛比塔尔设想,缓和了部分问题。如第一等级,出自对新教势力增长的担忧,体现出相当的诚意,愿意捐一笔“襄助款项”,帮王室度过财政难关。如第三等级,亦向国王表忠心,保证遵从“不在城内举行任何新教仪式”的决定。亨利二世则勉强安抚了国民,象征性免除掉部分注定无法收上来的税款……

要说法国人真的就此放下武器、摒弃仇恨,恐怕还未必但至少,王室和各阶层代表愿意聆听彼此的声音,试着互相妥协……还是有希望啊。玛丽小心收起那一叠越洋而来的羊皮纸,默默感慨。

她和弗朗索瓦分别,一晃又是半年了。

半年足以发生很多事。

譬如,玛丽的近侍弗莱明小姐,终于“回老家结婚”了这个梗不好笑且很危险。谢天谢地,一路平安,没出什么幺蛾子。而苏格兰女王,只去爱丁堡待了三天,就颇放心的把“大后方”丢给新婚的梅特兰德,拍拍马臀往伦敦赶。

堂堂英格兰摄政王,当然要“一心扑到英格兰事务上”才像样。

当然,许多具体政务她无须亲自去做,只需督促枢密院就好。

玛丽便重点鞭策起了国务大臣威廉塞西尔。

尽管诺福克公爵才是她最坚实的盟友但玛丽基于“历史记录”,对于那个有着爱国情怀、精明能干的新贵塞西尔,更为信任。

即使这个经常被她全权委托处置政事的新教徒,对于旧主,依然念念不忘,并时常与之见面。

而他的旧主,伊丽莎白陛下,则刚刚做出了令他这个民族主义者满意的决定:中止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次子、查尔斯大公的婚姻谈判。

于是,哈布斯堡的特使,和英格兰女王周旋良久,听足了虚情假意的话,最终带着一肚子气回去了。

他算是受够了这个反复无常的的女人,他要诅咒这个恶魔的女儿,全欧洲最大的异端!

女人真是祸水,即使这个有英格兰王国当嫁妆、看上去颇具价值,也一样!

玛丽听闻,对付特使,伊丽莎白颇有一套。她磨磨蹭蹭,含糊其辞。到最后,其他的都允诺了,唯独在最重要宗教问题上,不肯和查尔斯大公达成一致她要求她未来的丈夫,不能望弥撒,不可领圣餐,不得崇拜圣母玛利亚而且,必须和她一起,认真参与英格兰新教圣公会的布道。

哈布斯堡家都是忠实纯粹的天主教徒,为至高信仰,从来不惜一切。以区区一顶英格兰王冠,逼他们背弃真理……想都别想!

玛丽对这个结果,一笑置之。

完全是意料之中好么。

不过,最近发生了另件出乎她的意料的事:约翰诺克斯,这个本该服苦役的狂热新教徒,从去往瑞典的船上逃跑了。

于是,他的“资助者”,曾化名“托克”的朗格维尔公爵,不得不调集人手,再度去寻访那个加尔文派导师。

玛丽觉得很愧对同母异父的哥哥。朗格维尔公爵生于1535年,已经快三十岁了,因为她托付重任,这几年一直东奔西跑,还要假意违背信仰、做些近乎间谍的工作虽然几乎都是指示下属、很少和诺克斯直接见面不仅委屈了他的高贵出身,还耽误了他娶妻生子……

什么,还有另一个哥哥?同父异母的梅里勋爵,比朗格维尔要大上足足四岁,也迄今未婚?哦,那是他自个的选择詹姆士在法国宫廷,花天酒地从没断过呢。

玛丽放下驻法兰西大使的来函,猜想着梅里也许抱怨的眼神,却不肯心软一把、令他回去苏格兰他可是和另个时空中一样,希望返乡“掌权摄政”呢。

然而玛丽一直在努力改变命运的轨迹,他恐怕永远没机会如愿以偿了。

不过,即便玛丽自认是个敢作为的穿越女,也有许多无可动摇的历史趋势。

时代的车轮,正滚滚向前。

1563年10月,塞西尔亲自接见了一位“年轻有为”的船长:约翰霍金斯。

他来自普利茅斯一个航海世家,他长年奔波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岛间之间。去年至今年,他因为“前往几内亚,买下共计四百奴隶,连同他捎带的英格兰产品,一并在小西班牙岛售出而后再购置当地食糖回国贩卖”的开拓性贸易方式,大赚一笔,成为行业之标杆。

玛丽仔细听国务大臣描述他的事迹,然后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嘛!

史上,伊丽莎白拒绝查尔斯大公,借口更复杂些……其实当双方都不肯改信的时候,查尔斯大公是作出过一定让步的。为了伊丽莎白这个“很值得的祸水”,他宁愿只在私下弥撒。然而英格兰女王又说“道德和宗教统一”啦,国会恐怕不答应啦,还要男方亲自来英商讨婚约果然查尔斯忍无可忍的拒绝了。

伊丽莎白所有外籍求婚者里,仅有最后一位、阿朗松公爵亲自来过伦敦。然而,双方面对面说了无数甜言蜜语,也未能达成协议。最终,阿朗松公爵“挥舞袜带作战利品”回了法国……

霍金斯及贸易介绍,参考度娘百科。

本文一些关于各国人口、经济收入的数据,以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为基础。但实际数目,那本书也自称“不能肯定”。所以,本文作为一篇,就没有太纠结。数据只能保证没有大硬伤,未必精确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