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二年二月八日。
刘建梳妆,穿戴整齐。
早早的出门,往杭州学院而去。
今日便是童子试开试的日子。
虽然有万般不愿。
不过也正如父亲所言。
有了功名,未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刘家都能更好的在大明内立足。
毕竟自己不是如后世那般。
在这个时代,家族利益永远是高于一切的。
不为家族谋利,为家族谋福,为家族付出。
又该如何为人,如何处事。
所以,为了刘家。
刘建必须全力以赴,参加科考。
至于其他事。
有父亲刘信,同辈的刘昂,刘兴等人,老一辈的刘理,刘瑛等人,还有其他十七家附庸。
足够支撑起整个刘家目前所为。
就算未来随着刘家事业扩大。
这批人力不从心。
刘建也已长大,学堂之中的学子也已在新式教材下培育成才。
有此基础。
刘建相信,足可为家族开一片新天地。
不久前刘信等人已经乘船去了舟山。
不久后也会去台湾。
之后各项事物便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推行,落实。
而有了带有简化文字和注音汉字为准时新式教材。
想必扫盲和学院教学,也将不在困难。
当然除去文学外,刘建还要求学司司长崔统在学院内开设算学。
作为文学的补充。
如今建立学院虽然不算难。
难的还是教师的缺乏。
虽然刘家可以去聘请私塾的教书先生。
只不过刘建和刘信商议后。
还是决定自力更生更好。
反正刘家和各家中识字的也不少,经过一年的学习。
工匠,佃户,佣工中识字的也有很多。
让他们以老带新,先顶一顶也不是不行。
实在不行,崔统也算读过私塾,上过杭州学院。
让他顶一下也行。
等以后识字率,人才上来了。
在专门,系统培训,培养老师不迟。
刘建一路向前,一手拿着檀香木做的木盒。
里面装着文房四宝。
拐过几个弯道。
不一会便来到杭州学院门口。
杭州学院分为两块。
一边是书院,是读书学习之地。
另一边是贡院。
童子试和明年的童试。
皆会在贡院举行。
当然按道理说,明年八月的乡试也会在杭州贡院内举行。
不过因为浙江相比来说还有些偏僻。
所以很多浙江的学子都会去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
久而久之,杭州贡院便不在举行乡试了。
看着杭州学院的匾额。
刘信心中泛起波澜。
想着自己前生也经历无数考试。
也算历尽磨难。
而今生第一次步入考场。
反而有些紧张。
“敢问这位学兄也是来参加童子试的吗”
正在刘建心中思索之时,身后一声音传来。
刘建回头一看。
只见一穿着朴素,看上去和刘建差不多大小的男子,向自己行礼。
刘建也不敢怠慢,立刻回身回礼。
“在下刘建,正是来参加童子试也”
刘建回拜道。
“你就是富商刘信长子,在下李出源,有礼了”
李出源听后,先吃了一惊,后打量了一番刘建,也回拜道。
刘建因为没有功名,官身,所以就算家境夯实,家大业大。
在外也不能穿织锦衣裳,只能穿农夫一般的粗布,麻衣。
所以刘建今日也是一身朴素无华。
要不是自报家门。
怕是常人也看不出刘建原来家产,家资甚巨。
“李兄客气了,我虽出身商家,然确立志科场,光耀门楣,以报族望”
刘建虽然心中不悦,然还是对李出源回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