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朝,开元三年冬。

自容冽率兵打下京城已是过去三载。

这一年京城的冬天来的格外早,亦是二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好在容冽这三年来,已经将商业发展的十分景气,为国库挣下了源源不断的流水银子下来。

因此虽是寒冬,齐朝百姓如今的日子倒也比以往前朝时好过太多。容冽一声令下,在齐朝各地开设了数百间的护民所。

京城杂鱼巷里买到防寒保暖棉衣的贫苦百姓纷纷感慨:“咱们的皇上可真是个好皇上,自从他登基以来,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这不,我原本想着这棉衣这么厚实,怎么着也得要几百个大钱,谁知道惠民局竟然只要十个铜板就能买到。”

“可不是嘛,听说咱们皇上办这个惠民局,根本就不赚钱,每个月还亏钱呢,你说他老人家图什么,不就是图让咱们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吗”

“是啊,而且这衣服还得拿户籍帖按人头去买才行,一口丁只能买两件,真是实实在在的照顾我们了,我家老婆子天天在家给皇上点着长命灯,就盼着我们皇上身体康健,活的长长久久。”

老汉说着,小心摩挲着手里刚买到的棉衣,一副激动坏了的神情,就好像他见着了活的长长久久的那位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人一般。

其他百姓听了也纷纷接口道:“我家也点了,我婆娘也天天在家点着呢!”

“我家也是!”

***

皇宫。

龙椅上的容冽正在批阅下头大臣们筛选出来的奏折。

门外一个小太监进来,禀报道:“回皇上,废宅那边回话说庶人孟氏怕是不行了!”

容冽未出声,依旧处理着案头的奏折。

小太监半佝着身子,丝毫不敢动作。容冽写下一道朱批,这才看向下首的小太监,“起来吧。”

待将案头上所有的折子都处理完了,容冽披上大氅,坐上御辇带着宫人一路去往孟金枝圈禁的府中。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齐青青早在容冽登基之时被封为了淑惠长公主,嫁给了她亲自挑选的夫婿,如今孩子都一岁多了。

人说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毫无趣意。齐母在容冽举行过登基大典以后,总想着要回家乡祭祖,顺便将齐父的坟给迁到京城重新下葬。

这些事情容冽自不会拒绝,便把事情交给了礼部官员亲自去办理,齐家人口不多,当年齐父十三岁带着弟妹逃荒到的奇石镇,后来弟妹都生病没了,他幸运的被山中猎户收养。

后来又娶了齐母,生下兄妹二人,现在已没有什么骨肉至亲之人,齐母的娘家在邻镇,家中就是普通农户。

骤然听闻女儿一家一步登天,又惊又喜。

齐母回去,容冽自然不会一同前去,他得留在京城监国。齐青青便一同随行,奇石镇那日迎接太后与公主的仪仗,整整从县上绵延到了村里。

齐母给齐父祭奠过后,就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了娘家。

齐母回去时,给娘家人带了整整十车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把个娘家人都给看呆了。

听说过皇帝家的富贵权势是平民百姓想象不到的,如今开了一回眼。真真是富的流油。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古来有之,县令大人看到齐母娘家人也都得恭恭敬敬低头哈腰的,叫齐母的娘家人有面子极了,可这好日子过着,心里也就忍不住生出了许多的想法。

娘家人想要跟着自己进京城看看世面,齐母自然不会拒绝。不但如此还夸下口说会叫儿子安排几个侄儿做官,侄女们要是有谁有那个福气叫儿子喜欢,就封她做皇后。

齐青青是劝了又劝都没办法拦住齐母,最后只得传了密信快马加鞭的送到容冽面前提前告诉他这事。

若不是容冽暗中叫定元珠做了点手脚,只怕如今齐母还在锲而不舍的为娘家谁当皇后人选而烦恼。

齐母既那么有闲心管这些事情,容冽在齐青青出嫁之后就将修真界里收着的入梦丹下在了齐母的晚膳当中,齐母日日被前世的原主和齐青青的遭遇所扰,一连半个多月。

请神拜佛做法事都没有用,最后还是容冽请来了法华寺的高僧算了一卦言:太后被噩梦所扰,乃是有邪祟作乱,需要太后搬去五台山礼佛诵经方能化解。

太后不愿意去。

最后被噩梦折磨的没办法了,只能带着人去了五台山上。

太后一走,娘家的那些人没有了背后撑腰的人,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窝在赐给他们的宅子里。不老实也不行,容冽连见都不见他们一面,就是想作妖,也有人时刻看着。

娘家人最后还是自己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会老家做人人羡慕的太后娘家人来的好。在这京城天上掉下一片瓦都能砸死几个官,像他们家这样的靠着太后的关系得到荫封的人家,真正的世家大族没几个看得起,平时就是去参加宴饮,也没几个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还不如在那乡下地方,享受别人的羡慕呢。

容冽看着底下人递上来的消息,微垂了垂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