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永宁宫门口太后的凤辇正从宫道上浩浩荡荡而过,见喜迎面撞上,连忙退至宫墙边跪拜行礼。
头痛还未消解见喜又跑出了一身细汗却没想到竟在宫门口遇上了太后。
太后不是一直卧病在床么?
她心中慌乱屏着呼吸,不敢抬头看凤辇上坐着的人。
那是整个紫禁城身份最尊贵的女人穿着最贵重的华服,连陛下都不敢得罪。
怀安告诉她前儿上元夜陛下和娘娘私自出宫,在宫外吃了些不干净的东西,陛下回来之后腹痛难止悄悄传了太医不想此事却传到了慈宁宫太后的耳朵里。
昏睡多时的太后这几日精神竟有所好转醒来后听闻此事大发雷霆,趁着陛下卧病在床、厂督出京的档口,将贤妃娘娘禁了足。
听说陛下是吃了生虫的米粉做成的米糕太后昨日着人查清真相,已将那摊主夫妻二人发落了一道出宫的贤妃娘娘也逃不脱罪责,
见喜从不觉得太后会对贤妃娘娘有什么好脸色。
她不懂后宫争斗可晓得这宫里的娘娘们共事一夫,虽以姐妹相称,却没几个相互瞧得顺眼的,单看皇后和李昭仪她们对贤妃的态度便知道了,而在民间婆婆和儿媳也向来是横眉冷对的多。
可巧太后和贤妃将这两种关系都凑全了从前同为先帝的女人,如今的关系又等同婆媳,若不是贤妃娘娘性子好,太后又一直卧病在床,兴许早就水火不容了。
“你是永宁宫的宫女?”头顶传来微弱而低沉的声音。
见喜吓得一瑟缩,脑袋磕在青石砖上,哆哆嗦嗦回了声是。
“抬起头来给哀家瞧瞧?”
声音虽有几分虚弱,上扬的尾音让人听出些不容拒绝的味道。
见喜只好慢慢抬起头,与太后对视一眼,又吓得垂下头去。
太后坐在轿辇上,脸色有几分苍白,却比从前气色好了一些,兴许是天气有所回暖,这两日进了药后精神好了不少,终于不再整日昏沉疲惫。
她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姑娘,一身橘粉色袄裙,模样在一众宫婢之中并不拔尖,只是那双杏眼倒显几分伶俐娇俏。
微风携来几缕寒意,太后掩面咳嗽,终于收回了目光,略一思索,问道:“昨儿哀家在永宁宫似乎没瞧见你,今日你又不在,难不成你就是那梁寒的对食?”
听到厂督的名字,见喜发了个怔,又赶忙回太后话:“是,奴婢这几日住在提督府,今儿才回宫。”
太后徐徐笑了声,“看来督主对你很是看重。”顿了顿,又笑问:“会写字吗?”
见喜不明太后的意思,只能如实道:“奴婢认识的字不多,也写得难看。”
太后瞥她一眼道:“你也是从承恩寺出来的,让你来慈宁宫给哀家抄几卷佛经,这不为难吧?”
见喜吓得一颤,便是为难也只能道:“太后恕罪。奴婢那些个狗爬字,恐怕污了太后的眼,也让菩萨觉得奴婢心不诚。”
太后却不听:“识字就够了,走吧。”
凤辇被前后四个宫人稳稳抬起,只留下这句不留余地的吩咐,
见喜傻了眼,跟在凤辇后凌乱了一下,回头望了望永宁宫,也不知贤妃娘娘怎么样了。
脚步顿了这一会,前头的嬷嬷已经在催促,见喜只好一溜小跑跟了上去,不敢再耽误。
入了慈宁门,刘嬷嬷领她进了佛堂。
见喜原以为只是在纸上抄写,她想着自己功夫多,慢慢写总能抄写完,横竖丑话说在前头了,她的字不好看,这差事若是办不好,太后也不能全怪她。
谁料刘嬷嬷拿过来的并非普通的纸张,而是上乘的绢帛,质地柔韧细腻,莹莹有光彩,一看就值不少银子。
见喜有点慌,问刘嬷嬷:“这么好的绢帛,若是写错字岂不是就废了?”
刘嬷嬷颔首道:“这绢帛是江宁织造府供应,十分珍贵,总共也就这么三卷,刚好够姑娘抄完一本金刚经。若是不小心抄错了,可没有机会再重来一次,姑娘下笔仔细着。”
这对见喜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瞧那绢帛的长度,怕是只能用贤妃娘娘的簪花小楷来写最为合适,她的字像什么?厂督说得是,那就是一窝四仰八叉的老鼠!
“既如此珍贵,何不让那些通文墨的内官来抄写?”她顿了顿,瞧见刘嬷嬷敛去了笑意,忙缩了缩脖子,闭了口。
她向来手脚笨,绣花必刺红,研墨必沾手,连编个简单的络子都能穿错绳。
让她一气呵成抄完一本佛经,那是天方夜谭。
太后若有心针对,倒不如让她慈宁宫干些杂活,挑水擦地、洒扫补砖都比工工整整地写完三卷字要容易得多。
刘嬷嬷道:“让姑娘抄写是太后的主意,姑娘难不成想抗旨吗?”
见喜怯怯道不敢,“奴婢只是写字习惯不好,怕写错,也怕弄脏了绢帛,太后瞧见了会怪罪奴婢的。”
刘嬷嬷笑道:“姑娘可知下棋也有落子无悔的规矩?只要姑娘心诚,自然不会写错。”
“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