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里外的南阳城中,大唐永乐皇帝李景俞俯首在御案前,仔细看着面前的两封信。
他保持这个动作已经半个时辰了。
直到门外的太监进门禀报:“皇上,郭相和袁相都到了。”
李景俞微微抬首,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击几下,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太监应了声是,退出御书房。
不多时,两个身着浅黄色公服的人在太监的带领下走了进来,一个是须发皆白,眼中却尽显锋锐的老者,另一个则是身材高大,鹰钩鼻的魁梧中年人。
这便是当今朝堂的左右两相:左相郭昌延和右相袁银书,他们和皇帝一起,组成了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层。
两人走到御案前,一齐躬身,准备行礼,李景俞却起身一挥手,道:“不必了,两位先生先看看这两封信。”说着,将手中两封信分别递给两人。
两人被宫里的太监急急忙忙地找来,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低头去看手中的信。
右相袁银书只看了一眼,便是一怔,抬头看向一旁的左相郭昌延,发现他还在看信,没什么反应,于是又抬头看向李景俞。
李景俞没什么反应,只是示意他继续看下去,于是他压下心中的异样,继续读起了信:
七月十九日,草民冒死谏书于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草民自幼随家中长辈于辽国长大,十五年前蒙古占领辽国,草民一家未能即使逃往南方,一直滞留北方至今。
草民家中叔父曾是火药工匠,两年前被蒙古鞑子征去改良火药,如今已经改良完成,据闻新式火药威力十倍于旧火药,只需一桶便可炸开城门千斤闸。
而草民家中与鞑子高层将领多有生意来往。两月前,家父在宴席上听闻鞑子已经遣人前往京城,欲趁着先皇驾崩的混乱局面袭击皇城。
草民在多方打探后,基本确认了消息无误,而且发现蒙古人已经摸清了京城的布防,草民怀疑朝廷高层已经有人倒戈,欲对我大唐不利。
草民自幼受家中长辈教诲,时刻牢记自己乃是大唐之人,便骑乘家父从胡人手中偶得的神机,星夜赶往京城。
草民到达京城后本想向南阳府衙禀明此事,但又恐蒙古人的火药已经到达,被朝廷中的奸人得知后提前发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恰巧遇到长公主出行的车架,草民原本不知是长公主仪仗,只是观其队伍声势不凡,必是显贵无疑,所以冒死绑架,欲使京城戒严。情况紧急,还望陛下赎罪。
目前长公主无碍,已被微臣安置妥当。微臣想来,陛下也可借此由头封锁全城,以找寻长公主的名义搜索蒙古鞑子,待搜出鞑子,微臣便护送长公主返回京城。
……
看到最后信中的自称从“草民”变成了“微臣”,袁银书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人绝对出身商贾之家,可真会顺杆往上爬。
不过没时间细想这些,信中的内容实在太重要,转头看向郭昌延。
长公主的信是按照张擎宇的意思重新写的,大体与张擎宇的信吻合,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再没有了向皇兄报平安的意思,而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隐隐还有借此向李景俞发难的意味。
此时郭相也看完了手中的信,两人对视一眼,然后互换手中信件,重新开始浏览。
看完,两人再次对视,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沉重。
显然,按照张擎宇的安排,大唐的左右两相已经相信了蒙古人欲袭击皇城的消息。
但看到他们二人的反应,李景俞确实微微蹙了蹙眉,开口道:“二位先生有何看法?”
郭昌延右手抚了抚胡须,然后握拳轻锤在桌边,皱眉道:“皇上,此事干系重大,事关国本,的确不可大意啊!老臣想来,应按长公主和,额……先按长公主和这位义士的想法,封锁京城!”
李景俞微微点头,没有说话,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回答让皇上不是很满意。
如果是往常,袁银书可能会顺着皇上的意思对郭相的意见提出些许质疑,然后三人重新讨论。
但是这次,袁银书起身拱手道:“皇上,老臣也以为此事不可不防,事关皇上的安危,就不可大意啊!老臣知晓皇上的想法,但老臣思虑良久,如果此事是假的,对长公主也是有害无益啊!”
听到这样的说法,李景俞也略微有些犹豫,揉着额头沉思片刻,开口道:“你说的有道理,朕确实是没想到长公主这么做能有什么好处,不过……这确实不想她的风格啊,她应该巴不得朕死了才对,她真的到这样的消息,应该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朕死了,再扶五弟上位……”
这话开始的确是对着两人说的,说着说着却变成了抚着下巴自言自语。
但皇帝问话,两人又没法不回答,对视一眼,袁银书无奈开口:“额……也许是因为,这次蒙古人真的做了完全的准备,假如真的……额,那我大唐就要彻底乱了,长公主也没把握收拾残局,索性就把问题交给了皇上。”
李景俞闻言摇头:“还是不对,她那种人,什么局面会让她觉得没把握呢?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时郭昌延清了清嗓子,适时开口:“皇上,老臣以为还是先封锁京城,然后我们再慢慢核实消息,反正如今长公主也不在京城,定然不会……。”
“不对不对不对!我们这么想,火药乃是我朝工匠从几百年前一直改良到现在的,蒙古鞑子什么时候会改良火药了?他们如果要改良火药,必然要网罗大量火药工匠,但我们却从未听闻此事。”
说完,三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确实都不太相信蒙古人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不过片刻后,袁银书还是开口道:“皇上,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没有此事,那朝廷不过是徒费些许钱粮,但如果确有此事,我们不加以防备,那后果定然是难以预料的。”
郭昌延也附和道:“皇上,却如袁相所言,老臣以为长公主若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