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正是,闯贼已经两次险些打下昌平,全赖陛下之威才得以保全城池,实在过于惊险。”

“唉,守城物资,当下是真难筹集,昌平为何消耗如此之快啊,臣犹记得陛下御驾亲征之时,所带的物资相当充足啊?张大人,您乃兵部尚书,可有节省物资之法?”

一名侍郎感叹着抛出了问话,太子以及其他文武百官听见,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兵部尚书。

张尚书明显早就知道会有这个问题,毫不犹豫,直接大声讲出了自己的见解。

“无他,城小难守尔!陛下何等英明,又如何会让宝贵的城防物资被白白消耗?必然是昌平城墙太矮,不得已之下才让城防物资被大量消耗了!”

“惜哉周总兵,同样是在代州挡停闯贼攻势之后,撤入宁武关固守,可见一味守此小城,终究是守不住的。”

“依老夫看来,陛下要求运送守城物资,自然不能不给,但是更应该做的是让陛下带兵转进,回京师防守。否则再多物资,以昌平的情况也大多都得空耗!”

文官重臣们早已私下沟通过,兵部尚书这话一出,首辅立刻也大声称赞,并且从他的角度说出一通同样站在这个角度的想法。

在一位位或辞藻了得言谈让人信服,或战功在身可以现身说法的文武百官各发其言之下,明明前线是捷报,但是谈着谈着,不能守昌平只能守京城的共同结论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顿时,朝堂上的讨论就从皇帝捷报中的物资需求,转变成了后续如何防守京城,一下子脱离了捷报的束缚。

这样一来,不提筹集现银的事情,也就相当顺理成章了。

甚至顺利成章到监国太子也掺和进了他们的讨论中,守城物资还不是被提起,但是一直到早朝结束,都没有任何人提出筹集借款的事情。

终究,文官们一旦在共同利益下结合起来,对朝政的影响便一定大的可怕。

之后的几天时间,尽管周皇后提醒了太子几次,但是首辅等人对节奏的控制实在太厉害,筹集借款刚刚开口,就会被相当自然地转移到其他话题。

反倒是与朝臣们利益没有冲突的守城物资一块,被很迅速地收集归总。

不过,收集到的守城物资同样没有全部运送给前线的崇祯,而是大部分都截留在了京城中,为守京城做准备。

反而是朝臣们一番言语之后,让太子朱慈烺写了一封书信。

书信的内容,通篇都是劝崇祯弃守昌平,回防京师。

里面还表示,以崇祯当下不过万的杂兵,不一定能够守住京师,所以应当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

书信准备好之后,少量的城防物资被装车放好,对朝臣们来说,这样就算该做的都做好了。

皇后倒是不折不扣将剩下二十多万两银子装箱备好,但是,整个押送队伍的银两,也就真的只有这二十多万两。

大臣们唯一做的,就是将这二十万两换了更加厚实,容量更小的箱子,让它们看起来更多。

之后,随着尘土扬起,满天的乌云遮蔽仅剩的残阳,物资车队缓缓进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