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姜安宴果然如俞逸明所料,找个由头又送了一批宫人去兴安宫,让他挑几名宫人服侍。还说倘若懒得挑的话,他也不介意代劳选好几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俞逸明也不再拒绝,随意选了几名看着能干事的。而他原本的小厮小鱼就成为了兴安宫的总管事。

姜安宴从宫人的回禀中得知了俞逸明最后挑选出来的人,和他原先设想的差不多,便不再多管,待在明德殿中找事干打发时间。

他尚处休沐中不必上朝,闲来无事干脆窝在明德殿里看书。

俞逸明那边似乎也很快就安顿好了新来的宫人,比平日更早带着糕点来到明德殿,身后跟着老太监。

为保持戒备,姜安宴每日派去膳房跟着俞逸明的太监都不同,近几日都是由老太监亲自去。

“臣见过陛下。”

俞逸明简单行礼,得到姜安宴示意后将手中糕点放至他面前。

姜安宴从书卷中短暂回神,随手拿起糕点吃下几块。

他平素喜甜,不过对甜食并无太多执念,以往不会在批阅完奏折的那段时间之外食用糕点。

但架不住俞逸明厨艺真的远超御膳房的那群御厨,而且几乎每日都变着花样来,所以不论俞逸明是否是在他平日食用糕点的时间送来吃食,他基本都不会拒绝。

反正他不担忧俞逸明下毒,送上门的糕点不吃白不吃。

姜安宴吃过几块糕点,在甜食的作用下心情好上一点,神态显得比俞逸明今日初来时放松些。

俞逸明顺势道:“对了,陛下今晨派来兴安宫的宫人臣已经安置好了。臣谢过陛下体恤。”

“怎么,爱妃不给自己留后路了?”姜安宴懒懒地问一句,好像半强迫塞宫人过去的不是他似的。

俞逸明笑笑:“再三拒绝陛下好意的话,倒是臣不识好歹了。臣入宫并非是想总惹陛下不快,陛下在臣心中始终是排第一位的。”

这样直白的心意姜安宴最近听了不少,在耳边兜转一圈便散得分毫痕迹不剩。

俞逸明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安静侯在一旁,只等姜安宴需要时才上前。

休沐虽说不用上朝,该批阅的奏折还是一本都不能少,姜安宴没能自由地看多久书,老太监便趁着糕点尚未吃完,将今日份的奏折连同提前备好的茶水呈递上来。

姜安宴在看到奏折时沉默了一瞬。

截止目前的四名御前大太监,只有眼前这名老太监是姜安宴觉得最识趣会做事,懂得万事少问多做的。

但唯一让姜安宴不满的一点,大概就是如这时一般,从来不忘见缝插针提醒他要干活。

不满归不满,奏折都被送过来了,该看的早晚都得看。

姜安宴先喝了大半杯兑有药水的冷茶,勉强平复下要干活的烦躁。

侯在旁侧的俞逸明注意到他喝茶前后情绪的细微变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走上前端起茶壶,替他重新倒满茶水。

姜安宴习惯了这几日他的伺候,未放在心上,随意翻阅起今日的奏折。

奏折中有大部分是地方呈递上来或真心或假意的新春请安,一眼扫去很快就能过,一本接一本批完就往旁边丢,把杂乱的奏折交给老太监来整理。

重复好几遍同样的动作后,姜安宴才终于在看到某个地方官员上奏的折子时停滞。

——那折子落款是边境一个小县的县令,说是被流放的前御史一家已经抵达。

姜安宴轻皱挑眉。

前御史流放之事他特地留心记过,当时为了让前御史以为他有可能回心转意,给他去贿赂的时间机会,前御史正式被流放是定在腊月十七。

如今只过去十几日时间,路途又满是风雪,前御史一家绝不可能今日便抵达流放处。

看来又有几条不安分的鱼要咬钩了。

姜安宴冷笑一下,问起老太监是何人负责押送前御史。

老太监想了想才回答:“启禀陛下,是京兆尹亲自挑选的衙役。”

姜安宴略一思索,又问:“他与前御史是什么关系?”

老太监继续回答:“这个老奴也不清楚,陛下可需要老奴派人去探查一番?”

未等姜安宴点头,旁侧的俞逸明忽然开口道:“京兆尹与俞……与臣的父亲,是旧识。”

姜安宴将视线放到他身上。

俞逸明继续:“京兆尹上任时曾到府中拜访过臣的父亲,臣偶然听到过他们之间的对话,似乎是在那之前就已经相识结交了。”

听完,姜安宴不急着评价,气定神闲地看着他:“原来如此。只是不知爱妃忽然提起这个,又是何意呢?”

俞逸明垂眸,轻声说:“臣的父亲与前御史,也有钱权方面的交易。臣虽未明确见过,但从父亲平日往来交际之人中,不难看出这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