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城中杀机已现,刀兵四起,却见一身骑青驴头的汉子将斗笠往灰白的发髻上一扣,朝着城门的方向骑驴而去。

“我说老伙计,今天这事情急,咱再不能向往常那般不紧不慢,你若是今天误我大事,回头我定把你做成驴肉火烧。”

说着,那驴身上的汉子便将一截儿柳枝抽打在驴屁股上,那青驴吃痛,脚下的步子也越发快了起来。

西边有十余个逃出来的薛礼将军亲兵被乱箭射杀,东边有三五个宴席上吃酒诵经的高门儒生被当街斩首,城中小儿幼童见了无不放声哭嚎,被自家妇人忙不迭地捂住了嘴,急忙躲回自家房屋。

哀嚎遍野,便是秣陵城眼下现状。

盘坐在城门前等待大锅烹身的几位道士心怀慈悲,被缚住手脚只是双目垂泪,再不能作为。

一旁几个把守的兵卒却是呵斥道,”哭别人不如哭你们自己,待会儿下锅的可就是你了。“

说着,一人上架掀开锅盖,一个时辰的时间已过,便是再送一人入锅受刑。

小道士被抬着送到了锅边,浅浅往里瞥了一眼,滚烫的汤在锅中沸腾,表面上飘着一层油,还有自大锅锅底支出来的几具人头与残肢,锅壁的厚厚油脂上,还残留着触目惊心的带血抓痕,足可见被烹死之前,那些枉死的道士在锅中是何等挣扎。

“师祖,师父,各位师叔,弟子不成器,先走一步。”小道士见之只觉得胃中翻江倒海,被两个小卒压着入锅前含泪回望道。

“徒儿好走,我等稍后便来。”盘坐在地的道人大阵中,有一老道也是泪眼婆娑,如今便是心中有万般不愿都只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了。

“嗖嗖……”就在小道士即将入锅之前,这一柄快刀神出鬼没的掠影而过,再看高台架子上的一双小卒,一个腹部穿刀而死,另一个则被刀风一震,身形不稳,一头栽入这人肉大锅之中。

登时高声呼救,声如厉鬼哭嚎一般,分外凄厉。

那小道士未来得及擦干泪眼,只见出刀之人在五步以外手持刀柄,快刀以一粗长铁链与刀柄衔接,出刀之人手掌轻轻上抬,刀头顿时对准捆人绳索猛地一挑,小道士周身捆绑的绳索登时悉数被砍开。

刀身铁链将小道士腰身一围,轻轻一带,直接将小道士从高台上接了下来。

看着从城中前来的骑驴汉子,泪痕未干的小道士一时看得出神,站在原地只是称奇。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解救你的师父师叔?”那胯下骑青驴的男子只是在斗笠下淡淡说道。

小道士这才晃过神来,连忙对着不远处的骑驴男子拜了几下,“多谢壮士搭救。”

本来以为又要损失一名爱徒的盘坐道士们见了来人搭救,也连连感慨道,“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先生这般慷慨义士,来日定内有大作为。”

那骑驴的男子在斗笠下只是嗤笑,链子刀收回刀身后,再度出鞘,此番这刀不为杀人,更不为救人,反而是以刀身的铁链为鞭,将为首的老道长捆了个结实,还不等小道士和众道人反应,这老道长便被骑驴男子掳到了青驴上。

一头青驴驮两人,虽不比西凉快马,但也总归非普通人的脚力所能及。

小道士在身后追赶,却因长时间缚住手脚跌倒在地,再看那身后笮融大军又要来对付一群盘坐的道士,权衡之下,只好转身回救,任由骑驴男子携了小道士的师祖朝着城门方向奔袭。

驴背之上,头戴斗笠的男子柳条抽得急,那老道却入堪破生死一般双目微合。

“于道长,不问问我想做甚么吗?”斗笠下的声音虽有些急切但还算冷静。

老道士睁开双眼,正视前方不见半点惊慌,面不改色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且随天道去,若该三更身死,则见不到翌日初升之阳,故而不问亦不惧。”

身前出尘老道的德行修为甚高,一时之间倒让骑驴男子生出几分钦佩,笑道,“好啊!这一行到是让我对两个人刮目相看。”

心性淡然的老道目光古井无波,并不答话,因此骑驴汉子也是自讨了个没趣,只得悻悻继续往下说道,“一位是你这位出尘的老道长,另一位则是那个轻功有登云之势的小车夫,可方才孙策军中的张昭管这小车夫叫主公,情急之下也不似扯谎,于道长你觉得如何?”

本来骑驴男子以为又是一次自讨没趣,没想到这次姓于的老道却缓缓开口道,“假作真时真亦假。”

“不明白。”青驴上的斗笠汉子再想追问,那老道却又是闭目养神,方外之人身虽被困于此,却形于外。

骑在青驴背上远远看去,只见前面马车虽跑得快,但秣陵骑兵的马似乎更快些。

远远看去,一壮汉手持大刀从车顶上一跃而起,只一击便取人首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