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近应天府有什么大事发生的话。
那只有两件。
第一是,汉王朱高煦被皇上下旨闭府一个月,不得出府,也不准任何人上门去见汉王。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汉王会突然被皇上处罚,甚至有人怀疑,这是皇上为了让太子提前上位,警示的汉王。
第二就是,科举大查!
往年科举所有主考官,副考官和各个监考的官员全被纷纷查了一遍。
声势并不浩大,但是动如雷霆,不到数天就把这些人查了个底朝天。
而且果然查出了一些舞弊之事,甚至还牵扯到了当朝的一个二品大员。
等把这些人抄家的抄家,发配的发配,问斩的问斩后,朝廷才把这事给张皇榜发了出来。
一时间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叫好。
文塘茶楼内。
就有不少来喝茶的读书人讨论这事。
“好啊!如今朝廷终于肃清了这些蛀虫,看来今年的科举要有我们兄弟一席之地了。”
“没错,如此好事,当举杯相祝!”
“对,来,干!”
一桌茶客,硬是喝出了酒客的气势。
……
而茶楼二楼。
苏文塘低头看着这些激动的年轻人,啧啧出声。
还是太年轻啊,就算科举公正了,就以为自己能考上吗?
只是卷的公平了一些而已。
“怎么样,可科举一事可还满意?”朱棣微笑的看着苏文塘。
朱棣自从上次来过后,又偷偷的来过茶楼几次,每次都是和苏文塘闲聊,如同家中长辈和晚辈随便聊天一样。
这次又悄悄的来到了茶楼内,他想看看苏文塘对科举的态度。
而苏文塘对于隔三差五就到自己茶楼的黄大学士也已经习惯了。
苏文塘不咸不淡的说道:“一般般吧。”
朱棣顿时笑道:“朝廷对读书人如此优待,这还一般般?”
苏文塘改了口:“那就还行吧。”
朱棣有些气恼,大力严查科举,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这就样只是个“还行”?
他姥姥的,这小崽子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改变科举的公正,能保证天下人吃个饱饭吗?”
朱棣听到苏文塘的问话,顿时有些尴尬的回答:“不能。”
“那不就是了,无论科举怎么变,都上层人的福利,对老百姓来说毫无用处。”
这年头虽说寒门也能出贵子,通过科举变成人上人,但寒门本来也不寒,重点是那个门字!
寒门也是门,高门大院,良田无数,才供得起家里子嗣读书。
而真正的贫民百姓,孩子出生长到十一二岁就得下地干活,帮助大人,拿什么去读书,去科考。
朱棣对这个问题早有重视,尽管他一生都在针对北元,但国内百姓的事也并非不管。
只是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朱高炽。
“这事太大了,朝廷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朱棣摇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