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大军渐渐退去,有三百里秦川阻隔,褒中只需驻扎少量精兵即可守住褒斜道。

诸葛瞻这些天接连见到了王平、马岱、吴懿、句扶、廖化等一众军中宿将,当然还有这场荒诞闹剧的另一位主角——杨仪。

只是他对诸葛瞻的观感显然很差,那不善的目光令诸葛瞻很是遭不住。

这也正常,前世杨仪以斩杀魏延以己功,自以为丞相故去,北伐大军在手,自己会是继承丞相的那个人。

谁曾想,那个往日里班位次于自己的蒋琬,竟然成了丞相的继承人,而他只是被拜了个中军师的虚职。

非常有趣的是上一个中军师是刘琰,刘禅唯二杀的一个人。

株连家小这种事很让人鄙夷,前世不仅杨仪因此事而被淡出中枢,就连操刀的马岱都消失于历史之中。

马岱官至平北将军、封陈仓侯,235年独自率数千人北伐,被牛金击退。

之后便再无他的记载。

这也不是什么北伐的好时机,丞相刚死不过1年。

据蒋琬传记载,那时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

丞相死后4年,蜀汉都没怎么用兵,要到238年,司马懿出兵辽东,蒋琬才以大司马之职率兵驻守汉中,伺机北伐。

是故马岱北伐看上去实在疑点重重,兵少、时机不对、马岱本人也就此不见于史。

诸葛瞻对这个有性格缺陷的杨仪没什么兴趣。

更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谯周居然也来了!

这几日来拜祭诸葛亮的人不少,但朝廷中没什么重量级人物到来,询问费祎后得知,陛下专门下诏禁止群臣前往汉中拜祭,以免扰乱政务。

谯周则是一听到丞相病卒的消失就出发,压根没收到诏令。

不过作为蜀中大儒的谯周,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因拜祭丞相而被处罚,这说出去实在离谱。

费祎、姜维等人处理军务,没空管诸葛瞻。

诸葛瞻奔波数日,也总算得到了几分安宁。

早有家将拿来丧服为诸葛瞻换上,虽说已过头七,但为父守灵还是无可指摘的。

穿越,入宫,奔赴汉中,劝说魏延,一切应接不暇。

此时此刻,诸葛瞻总算有时间为自己与蜀汉的未来谋划了。

蜀汉的灭亡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

蜀汉并非没有良臣名将,263年蜀汉灭亡,还有姜维、董厥、廖化、宗预一干人,即便年轻一代,依旧有霍弋、罗宪等。

甚至连蜀汉后期的政斗都不如其他政斗那般血腥、那般黑白分明。

陈袛、姜维锐意北伐,陈袛虽与黄皓交好,却尽力保住姜维。

诸葛瞻、廖化、张翼、谯周想要停止北伐,也没问题,蜀地凋敝,姜维不如丞相,却十一次北伐,就算是天府之国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黄皓想要阎宇代替姜维,阎宇也不是什么反派啊!

三国志记载:阎宇,宿有功干,于事精勤。继踵在忠后,其威风称绩,皆不及忠。

阎宇虽然阿谀黄皓,但黄皓将罗宪贬为永安太守,阎宇能识其才,拜罗宪为领军,担任自己的副将。

阎宇无非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将一切罪过归于宦官与奸臣的身上实在太过浅薄。

蜀汉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在诸葛瞻看来是:得其土,而不能用其民。

以掌握中枢的录、平尚书事,尚书令为例。

诸葛亮父子及蜀三相不提,姜维、董厥、法正、刘巴、李严、陈震、吕乂、陈袛、樊建这些都不是蜀中人士。

蜀汉立国43年,仅有籍贯巴西阆中的镇南大将军马忠一人录尚书事。

在这种情况下,你让蜀人如何爱这个蜀国?

钟会灭蜀之后,司马昭下令将蜀汉官员迁回原籍,很难说这不是蜀中人士建议的。

诸葛瞻不知道前辈们是怎么想的,是不信任蜀人、还是认为蜀人不会支持北伐,是故不将权力交给蜀人。

但这种情况决不能继续下去了!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可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