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面露狐疑之色。
朱元璋以前对商业的态度,他是知道的。
但现在怎么就感兴趣了?
他发现自从朱元璋从蜀地回来之后,思想行为就产生了一些变化。
胡惟庸一开始还以为朱椿能提出什么漂亮的办法,没想到是提高商税。
也没当回事。
但是看到朱元璋的态度,他陷入了沉思。
“虽说大明其他地方和我发展的蜀地相比,商业差远了。”
“但是繁华的地方还是有的。”
“特别是以应天府为代表的江南数省之地,商业也算繁荣。”
“不管是商铺,还是工场着实不少。”
“里面的油水可不少。”
朱椿这么一说,思路就打开了。
朱标很激动,赞成朱椿的说法。
“说的有道理。”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提升?”
“椿小子,你有主意吗?”
朱元璋也迫不及待问道。
只要补全三百万两饷银的缺口,北伐就无后顾之忧了。
“简单。”
“根据商铺和工场的营业额,分段分档,收取一定的商税。”
“可以分为四档。”
“一年营业额三千两以下的免收商税。”
“年营业额,三千到一万两的,收取百分之三的商税。”
“一万两以,一百万两以下的,收取百分之十的商税。”
“一百万两以的,收取百分之十五的商税。”
朱椿娓娓道来,已经想好了。
朱元璋、朱标还有徐达等人听的是一愣一愣的。
但徐达意识到这朱椿确实是有些本事。
“办法倒是好。”
“只是能收到三百万两商税吗?”
办法是不错,但是徐达对能收取多少商税有担忧。
“何止三百万两。”
“据我估算,按照大明全国的商业规模。”
“至少也得有一千万两商税。”
朱椿伸出一个手指头。
喝茶的朱元璋惊讶的差点喷出来。
他在蜀地见识过商税的潜力。
但是没曾想大明的商税能收这么多。
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一千万两?”
“我滴娘呀,都快赶田赋了。”
徐达大吃一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大明的商业有如此潜力。
“蜀王,你的估算靠谱吗?”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朱标不是无缘无故质疑朱椿。
只是连他这个太子都不知道大明的商业规模。
但是朱椿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实属不合常理。
胡惟庸心中哼笑。
一千万两,这蜀王朱椿吹牛了吧。
就在此时,太监云奇进来汇报。
“陛下,李景隆求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