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这个词宋濂熟悉,实事求是的话..

“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必要粉饰是非,直言过错,正确的看待和处理问题。”

“这便是实事求是!”

宋濂摸着胡须不停颔首:“有理有理。”

陈雍说道:“现在的绝大多书生都是得过且过,碰到问题能拖就拖,如果实在拖不了~”

“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反而不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因为太过麻烦!”

“洪武十年,河南布政司一代黄河发了大水,淹没几个县城,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就连开封和洛阳也都水漫金山沾了淤泥。”

“当地官员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不想怎么堵缺口,也不想怎么救治灾民,第一时间反而去祭祀河伯。”

“随后河南参政和开封知府互相弹劾。”

“弹劾中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河道的问题,反而大肆抨击对方祭祀错了河伯,以至于生灵涂炭!”

“最后还是朝廷派去的工部侍郎才将口子堵,那会距离决堤已经过去三十天了!”

“这种事情,说实话~”

“数不胜数!”

“若是不能改变天下官员重虚名少务实的这种作风,谈及大同,实在缥缈。”

宋濂朱标听后再次沉默。

他们身居高位,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么犀利的评价呢!

“可~”

“经义为道,经世为术!”

“一道通而百术精,此乃圣人之语。”

陈雍说道:“这位夫子也说了,这是圣人说的,圣人可能达到一道通的境界。”

“可你到了吗?”

“这...未曾!”

“既然未曾,那为何不脚踏实地的研究经世之术呢!”

“不对!”宋濂反驳道:“你这是诡辩。”

“就是因为未曾道通,所以才要继续苦读,研究经义!”

“不是吗?”

陈雍略微思忖一番:“古往今来,有几个圣人?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达到一道通百术精的境界?”

“这...屈指可数!”

“正是!为天下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之言震铄古今,学子都奉为圭臬!”

“可…”

“敢问这位夫子的目标是成为圣人吗?”

宋濂赶忙拱手说道:“圣人经天纬地,以我之才学自然不敢有此奢望。”

“明知不可为,那为何还要好高骛远,而不脚踏实地的探讨治国之术呢!”

听到这里,宋濂当即瞠目哑言。

对呀,为什么呢!

“因为虚名空泛,说起来头头是道,仔细辨别的话,就发现他似乎什么都没干。”

“这也是最轻松的一种方式了!”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原来此句里面还有好高骛远的意思!”

“有些书生在说及经义的时候口若悬河,这便是起高楼;而后声名鹊起,众人垂拜,这便是宴宾客!”

“等后来让他安邦定国,却百无一用!”

“这便是楼塌了。”

“妙,实在是妙!”

朱标和宋濂不同,宋濂是个真正的夫子,一生钻研经义,绝对是自王阳明之前最杰出的明代经学家!

可惜

朱元璋不喜欢这种务虚的人,直到现在他都是个五品翰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