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良久,吴希终于叹息道:“官家、相公,臣亦知若是以持重之臣代张利一行事,则北边纷争或可渐息。然大国之体,不该这般丢弃,亦不可给北朝半点得寸进尺的机会。祖宗留下的疆土,我们也须得寸许皆争。若要差官替代张利一主雄州事,也请稍缓数月乃行。”

“两国相交,亦如两人,非对等则无所谓什么交情不交情。皇宋势衰而力不竭,以对等应对北朝,则北朝绝不敢轻举妄动。”

一旁的文彦博此时突然起身,面朝官家拜道:“臣恭贺官家喜得实干之才、谋划之士。”

此言一出,沈立、蔡挺、韩维、曾布纷纷随之起身称贺。

而相公王安石在犹豫片刻后,也终于同样称贺,却是说出了一番不一样的言语。

“臣贺官家得才,无论如何,以这般年纪能够在朝堂之上周旋应答,已不容易。但臣须申明,仍不认同吴冀之所言处置之法。”

官家却是笑了笑:“我这一问,虽关时政,却终究只是临殿策问而已,相公何必如此认真?且待吴卿落下文墨,我看过之后再交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两制详细讨论便是。”

王安石闻言倒是无话可说,却又是就是重提:“官家,臣顽疾难愈,渐渐难以支撑。而今官家喜得英才,更何况自朝堂到地方仍不乏可用之人,还请陛下择机解臣机务,使臣能得安心养病。”

这却是又在拿辞相当作底牌来用了。

官家那边却不知心中怎么来想,总之面上并未显露分毫,仍只是认真勉励道:“相公且勉力为之。”

而后,他便又看向吴希这边:“吴卿,我观你刚刚对答之中,于大国交往说得头头是道,不知可有想法未来做一做两国之间的使臣吗?”

这却是官家在问吴希其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了。

说起来,其实宋代作为使者出使的工作,无论是去到辽国还是高丽,都不算是多么苦的差事,毕竟升官赏钱还是不少的。

但正经士人往往是不愿意做这类使者的,一方面是路途遥远太过劳苦,而且去到别国也毕竟还是有着危险的。

就像后来苏辙曾代替苏轼到辽国出使,苏轼还特地叮嘱对方不要说自己是南朝文学第一家出身,以免被北朝扣押下了。

虽说此事毕竟有着夸张成分,却也能够表明出使这件事对士大夫们来说,并不是个美差。

而且只是做个使者还好说,要是一直在宋代的所谓“外交部门”工作,也就是所谓的都亭驿、礼宾院等等。

若是要去了那里做所谓的馆伴之臣,那可真就苦了,其晋升空间和晋升速度,都与其他清贵职任差太远了。

因此,还没等吴希自己答话,作为半个老师的沈立当先坐不住了。

“官家,冀之并非只有此一项能力的专长之才,若是放去做了馆伴使臣,未免有些大才小用了。”

官家闻言却是摆了摆手:“我并非是这个意思,只是近来我朝当发使者往北,因此问一问冀之要不要随使去见一见世面罢了。毕竟若非亲身了解过,即便心中对事情想得再透彻,也难免会有所遗漏。”

吴希此时也算听明白了,答道:“官家,大苏先生曾嘱咐于我,令我一定要好生参与了此年科考,也算与同辈比一比才学如何。因此,臣私人希望能够暂且留在汴京,继续读一读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