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也叫试映,顾名思义,就是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选择个别影院预先放映。
这不是一个新鲜东西,陈一鸣经历的两个时空,都存在大把叫法各异、含义相同的案例。
前世点映是从好莱坞发源的,主要是因为奥斯卡主办方硬性要求,所有参评影片在评奖截止日之前必须满足规定的放映场次。
由于奥斯卡金像奖在每年12月提名,档期不合适的电影就会选择点映,找个犄角旮旯的影院提前放映一段时间凑满场数,至于正式上映,则等到奥斯卡颁奖之后。
毕竟,一个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噱头,对票房将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国内最早搞点映的,是张国师的大片《英雄,同样是参评奥斯卡外语片的需要。
点映也可以叫试映,实质相同但目的迥异。
试映最早是片方搞出来给院线验货用的,就像刚结束的《魔都假日看片会,由于两个院线方代表的出现,虽然影厅里只有5个人,也可以称之为试映场。
试映场同样发源于好莱坞,传到国内的时候,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
除了院线代表,片方还会按照一定比例邀请足够数量的影评人、媒体代表、粉丝代表以及随机抽选的普通观众。
除此之外,还有专业的调查公司,以及权威的公证机构。
试映会结束之后汇总问卷形成调查报告,作为院线排片的重要参考。
算是给PY交易提供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展示平台,懂的都懂。
本时空的华国,点映的案例不多。
因为华国电影想要撸奖,没必要盯着奥斯卡不放。
一年四季电影节多得是,深受华国文艺片青睐的欧洲三大,均匀地分布在二月、五月和八月,总有一款适合你。
蹭不上欧洲三大的,二线电影节刷个奖,拿回华国逼格照样够用。
既然高攀不上奥斯卡,自然也就没必要脱裤子点映了。
相比之下,试映则更为流行,而且颇具华国特色。
华国在电影圈不整反垄断,有爹的片方排片是有保底的,比如《魔都假日仅凭大壮的名头,也能在魔都两条院线啃下1成的排片。
而没爹的片方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想办法破局扩排片,途径之一就是搞试映场。
小刚经历很是励志,库管出身,自学导演,根底全无,民营起家。头两部电影都没让投资方亏钱,
请了两个好莱坞、港城的一线演员,紫禁城实景拍摄,预算直接干到3000万。
7年前的华国,如此规模的投资想要回本,电影只能选贺岁档,于是王小刚正面撞上了功夫巨星武连靖。
一边是民营公司的无名之辈当时而言,一边是纪录收割机武一亿指当时武连靖的电影全球通算部部过亿。
再加上刚集团化的帝影魔影,在武连靖的项目上都有投资虽然只是象征性的蚊子腿,算是半个自家人。
于是《有话躺着说还没上映就像要躺,排片比对手至少低一半。
这时候别说陪院线经理喝大酒,就是喝农药也没卵用!
悬崖边上的王小刚就这样玩出一个微创新,搞了个“全方位”的试映场。
《有话躺着说提前一周试映,每天一场。
只不过这一场有名堂,排名前七的院线轮着来,时间无一相同,城市也是一天换一个。
一周试映放完一看,上座率场场超出同期平均线五成以上。
最终《有话躺着说的开画排片,只比武连靖的电影低了2个点,王小刚自此一战成名。
当然,同期的其他电影全成了炮灰。
后来效仿《有话躺着说的电影不少,不过玩儿砸的更多一些。
毕竟这么搞风险太大,品质一般就是见光即死,管控不力等于盗版横飞,不是想学就能学的。
……
胖瘦头陀都是内行人,一听陈一鸣的提议,马上就明白了个中深意。
年轻人啊,没经受过社会的毒打,总是心存天真的幻想,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过终归是自家孩子,试都不给试一下,你把马二爷的面子往哪儿搁。
卖便宜面子,落顺手人情,瘦头陀巩义凡当仁不让!
“试映嘛,合规合法合情合理,联合院线这边肯定没问题,腾少派个人来公司,我给您安排得妥妥的。”
胖头陀跟着点了点头。
几场试映而已,临时调派一下并不困难。
麻烦之处在于反盗版,但是看在马总的面子上,忍了!
档期安排好,送别二大爷和胖瘦头陀,陈一鸣把马云腾拉回放映室开小会。
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排片,还没出魔都就被自家院线砸成了地砖,大壮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一脸愧疚之色的大壮尚未开口,陈一鸣抢先扔过来高帽一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