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堂里变得落针可闻,谁也不好接这话茬,刘裕也不出声,此刻他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一时五味杂陈。
杨禹的话虽然刺耳,但细想来,又何尝没有道理呢?
晋朝失政已非一日,加上桓玄篡位,天命已移,普通老百姓大致上确实有了这种心理准备;
但那些士族门阀可不会这么认为,东晋这个政权本来就是各路士族门阀“凑”起来的,皇帝不过是他们扶起来的一块政治招牌,真正的话事人,其实是那些士族门阀。
现在晋朝军队基本掌控在刘裕手中,刘裕要取而代之表面上似乎没人能反对,但是遍地的士族心里肯定是不乐意的。
别看这些士族平时像一盘散沙,甚至彼此间经常斗得你死我活,然而一旦谁触动了门阀政治的根本,这些人往往就会联合起来,迸发出不可忽视的能量。
毫无疑问,谁要强行推倒晋帝这块招牌,谁就是触动了士族门阀的普遍利益。
刘裕之所以迟迟未取而代之,原因之一便是担心士族门阀会暗中使坏,他虽然基本控制了军队,然而放眼望去,朝堂和地方上的官员有几个不是出身士族?
这就像遍地干草,只需要一点火星,或许就能形成燎原之势。当初桓玄篡位之后为何败得那么快?刘裕可不会天真地认为光靠自己那几百人马就能把桓玄吓得退出建康。
因此,刘裕不得不慎之又慎,轻易不敢代晋称帝。
然而杨禹这句话却让他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再过三四年他就六十了,几个儿子最大的才十一岁,而家族中比较有能力的三弟刘道规又在几年前病死了,余者皆是平庸之辈,不像那些世家大族人才辈出,可为依仗。
当年曹操和司马懿在世时,儿子都已长大成人,还都很能干,自然可以放心。
而现在,这偌大的局面全靠他一根独木在支撑,有他在,凭借他的赫赫之功,自然一切好说,但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谁还会追随几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除非,大义名份已定,手下人该得的都以刘家的名义封赏下去了,他们为了保住既得利益,才可能继续扶持自己的儿子。
想到这些,刘裕心中不免有些烦躁,他挥挥袖子,示意杨禹退下。
杨禹只得躬身长揖,并保持着这个姿势退出厅外,在门边直起身来那一刻,杨禹忍不住暗暗舒了一口气。
他虽然不知道接下来刘裕会怎样处置自己,但相信总不至于像之前那么糟糕就是了。
刘裕的沉默,至少说明他已经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历来作为最高掌权者,其健康状况向来都是高度保密。目前刘裕的身体看上去还不错,但真实健康状况恐怕只有刘裕自己才知道。
而纵观历史,皇帝鲜有长寿者,刘裕虽然还未称帝,但这些年干的都是皇帝的事,甚至比真正的皇帝还累。
现在,杨禹的一番话,让他不得不去面对年龄与寿命的问题。而人一旦到五十多岁,平时不去想还好,一去想难免会觉得身体大不如前,那种紧迫感必定油然而生。
杨禹当然知道这次进言是很为危险的,这种极度敏感的话题,往往会引发激烈的反弹,谁也不知道刘裕会作何反应,但如果不这么说,又怎么能让“魏主”信服呢?
杨禹退出后,在座的谢晦等人一开始没敢吭声,毕竟杨禹引发的话题太过敏感了。
刘裕也久久不语,有时候,沉默更能表明心迹。
谢晦出身陈郡谢氏,以他的聪明才智,当然能猜到刘裕的心思,刘裕的沉默可以说让他为之心惊肉跳。
刘裕年纪大了,又不像当初的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有能力出众的儿子可堪托付,经杨禹这么一鼓噪,谁敢保证刘裕心急之下不会强行扫除称帝的阻碍呢?
谢晦越想越心惊,连忙说道:“自元兴三年,明公逐桓玄、复晋室、平卢循、灭谯纵、扫燕逆,拓土三千里于外,于内行土断,振朝纲,布德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更是提师十万,克复中原,使旧都载清,五陵复礼,自有生民以来,勋德懋功,未有若此之盛者也。朝廷理应为明公备九锡,加玺绶,否则岂不使天下寒心?”
谢晦眉目分明,鬓发如墨,风姿过人,加之才略明练、博赡多通,颇得刘裕器重,但终究年轻了些,有些压不住心气,加上对从龙大功过于热切,所以第一个跳出来大表忠心。
所谓九锡,王莽接受过,曹操接受过,司马懿、司马炎接受过,而这些接受九锡之人,或其子孙,都取代了前朝。
因此,九锡也就隐含了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政治信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