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很尴尬。

老伯叫贺知惟,家住宋广濂家。

宋广濂很尴尬。

抱着空着的蒸笼进了厨房,也未看人,就道:“贺老头,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尤其是那青团,无数人称赞,你今天多做……点……”

“你怎么在这?!”

直到看见有两个影子印在窗户纸上,宋广濂赶忙回头去看。

好家伙,是陈情。

“我来跟贺伯做清明粿的。”

陈情举起自己正在和面的手。

沉默,一片沉默。

良久,贺知惟才打破沉默。

“你俩认识?”

“认识。”

“不认识。”

两人同时作答。

然后,又是一片沉默。

行,这天没法聊了。

宋广濂抛下一句“我去书房看书”,灰溜溜地走了。

陈情看着他瘦弱且灵活的背影,只觉得这小老头子太鸡贼了。

青团明明是别人做的,却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引导自己去帮他解决讨厌的人。

借花献佛玩得六啊!

沈兴不就是抄书的时候,踹了他屁股两脚,他竟然直接想要别人性命。

有点暴力。

话说回来。

陈情要学的青团,是贺知惟做的。

那就是说……

陈情带着阳光开朗的笑容看向贺知惟:“贺伯,我比较贪心,可以把青团也一并教了吗?”

贺知惟磨豆腐的手一顿,道:“的确贪心。”

“想学,也可以,我还得考考你。”

贺知惟慢慢悠悠地抬起头。

虽然他年纪已经接近七十,眼睛却比一般老人清明透亮,看陈情的时候,颇有一种德高望重,古板肃穆的夫子感。

莫名让陈情想起十六岁写情书,被老师抓包,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个小时的恐怖画面。

陈情咽了口口水,“您说。”

“青团于清明的意义为何?”

贺知惟认真看向陈情,缓缓问道。

陈情一怔,以为贺知惟要问他青团的何种馅料做的。

没成想是这种比较深奥的问题。

他只知道寒食清明吃青团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具体意义,还真不明白。

“我只知道,青团原本是寒食节吃的食物,后来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近,所以清明也吃青团。”

陈情如实回答。

“倒也是如此。”

贺知惟点点头。

手里的动作一直未停,一大盘黄豆已经磨完,粘稠如乳的豆浆泛着豆香在青瓷碗中荡漾,几点浮沫飘在边缘。

贺知惟端着豆浆去了灶台。

把锅放在灶台上,舀了几碗水进去。

蹲下身子,抓一把火绒,来回折叠几下,用火折子点燃,丢进灶膛。

明晃的火焰,一下就在灶膛里席卷所有柴禾,不消片刻,热气便传到贺知惟身上。

清明粿的辣味,是豆花。

新鲜出炉的豆花比豆腐软嫩细滑。

热油,大火,切碎的干辣椒在锅中煸香,然后放入豆花,快速翻炒,直至豆花与干辣椒融为一体,变成浮光流转的烈焰火海。

大火转小火,将碾碎成泥的香菇撒进去,添加适量调料,盖上木盖,慢慢闷煮。

等到香味从木盖的缝隙里透出来,清明粿的馅便做好一半。

剩下的一半,便是将笋丁,腌肉丁,雪菜放入锅中,与豆花一同进行翻炒。

豆花细碎,很快融入笋丁,腌肉丁,雪菜中,除了一抹明艳的红,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

“真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