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大明应天府震动,

两件事。

一件事朝廷颁布了旨令,今年起应天府所有县区都需要腾出三分之一的土地来种植新型高产粮食——红薯。

这一消息无疑在整个应天府投下大石头,掀起惊天波澜。

先是朝堂百官震惊,后又是京城内外官员惊呼,再就是应天府各县的县官震动…最后是百姓的哗然!

但由于是天子脚下,消息传播得很快,

当得知了是皇帝亲口确认红薯确实高产且味道极佳,更容易饱腹的消息后。

应天府各县区的百姓便也接受了。

毕竟,他们对洪武皇帝朱元璋拥有着极高的信任。

他们是一步步看着洪武皇帝崛起的,相信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不会干傻事。

因此,此条政令在应天府只是引起了一些震动后便没有发生其他风波,

红薯推行得很顺利。

这也是朱元璋的精明之处,应天府是他的发家之地,当地百姓对他有种盲目的崇拜。

只要是他发布的政令,应天府的百姓几乎没反对的。

加老朱时常体察民情,为民做主,在应天府的民间也有很高的声望,民心。

因此,老朱将第一块推行红薯的地方选在应天府。

当然,只选在应天府推广也是因为红薯种子有限,暂时只够在应天府各县推广。

但总算是走出最重要的一步。

这是第一件值得轰动的事件。

而第二件则是红薯乃曾经的纨绔皇子,次赈济河南灾情的功臣楚王朱桢发现改良出的来。

这一消息一出,不说民间百姓了,即便是朝堂百官也是愕然不已。

感觉太匪夷所思。

这个楚王太妖了…

不但有手段从南洋买来数百万石的粮食,居然在农业方面还有很高的造诣…

这还是那个他们认识的废物皇子吗?

朝堂百官懵逼中继续懵逼…都感觉到太过天方夜谭。

若说买粮只是跑跑腿,不算技术活的…

那么于茫茫天地山海间发现改良如此高产的红薯粮种就是需要大毅力大决心大耐性,

还要心细如发,对农作物培育有着很深的了解,以及对农作物习性有着深刻的认知。

这些都不像是他们印象中的那个楚王能办到的…

但这件事皇帝不会撒谎,也没办要给楚王脸贴金。

若是有心人去查一下,就会查到,他们吃过的红薯就是出自京城外那座楚王十岁生日陛下赐给他的庄园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