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客气,两位知青同志,请吃丸子。”
柳青青在她自个儿家里,是用不着穿厚厚的棉袄的,只是穿着一套比较贴身的腈纶内衣。
一股无法阻挡的青春气息,顿时弥漫在简陋的窑洞里。
红的像火。
上身再套上一件小棉袄,花开烂漫,宛如山上的杜鹃。
柳青青忙着把哨子,一勺一勺的往叶小川和王硕的碗里舀,每一勺都满满的,很是舍得。
主人家招呼的热情。
但两个知青却坐在那里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手...
理解错了!
陕北人所说的丸子,根本就不是肉丸子!
人家那是用土豆擦成条,然后再往里面拌上一些“全麦粉”。
接着再放在锅里蒸。
等到把土豆条蒸熟,淡黄色里掺杂着一点白面的“蒸丸子”就做好了。
哪有半点肉腥味儿?
甚至连点油水都没有,吃的人捞肠寡肚的。
蒸丸子这种食物本身没有任何味道,还得靠往上面浇哨子,进行调味。
叶小川尝了一口,实在是吃不惯这东西,随后借口上厕所,便溜出了窑洞。
留下王硕坐在那里强颜欢笑,吃不是个吃,走不是個走!
柳青青家主窑的旁边,有一孔寒窑。
(平时不住人,也不烧火炉的窑洞,被称为寒窑。)
冬天这里是用来储存白菜,放农具之类的东西的地方。
到了,夏天这孔寒窑就成了她家做饭的厨房。
此时一股烟火气,从寒窑里钻出来,炊烟弥漫,灯光昏黄。
叶小川好奇走过去,透过窑洞窗户纸的窟窿,觑见里面有人正在忙活。
原来是老柳头的婆姨,和她家小儿子正在窑洞里做饭。
当下叶小川便忍住不有点惊讶:先前柳青青招呼着大家吃丸子的时候,就一直没见老柳头婆姨,和他儿子的踪影。
记得当时王硕还问了一句,为什么他们不过来一起吃?
老柳头回答的是:陕北人日子过得苦,一天只吃两顿,上午10点左右吃一顿干的。
到了下午5点左右,再吃顿半干半稀的饭,一天就应付过去了。
因此叶小山忍不住好奇:既然他们已经吃了,为什么现在还在忙着做饭呢?
凑近一看。
只见柳小六正在烧火,老柳头婆姨往铁锅里加了一瓢水。
然后把先前蒸土豆丸子,所使用过的那块蒸笼布,拿到铁锅里去涮!
因为土豆富含淀粉,再加上蒸土豆丸子的时候,上面又加了一些用小麦磨成的全麦粉。
因此等到土豆丸子蒸熟之后,那块蒸笼布上面,多多少少都会沾上一些土豆和小麦粉。
而老柳头的婆姨,显然舍不得浪费这点东西。
所以她才偷偷的拿到这边,打算用洗涮下来的残渣,熬煮成一碗糊糊喝...
“娘,我姐那事,能成么?”
柳小六一边烧火,一边咽着口水问,“叶知青和王知青,会答应帮忙吗?”
“应该能行!”
白月娥一边忙着拧蒸笼布,一边回道,“我看叶知青和王知青都是挺好说话的人,今儿咱又请人家吃了顿饭,让他们签个名而已,咋解不行?”
柳小六撅嘴,“要是这事不成的话,咱们家可就浪费了一斤多小麦粉。娘,你不是说好了得给我留着一点面粉,过年好捏饺子吃吗?”
“吃吃吃,就知道吃。咱庄户人家过日子,得算计出来,要不然的话,可就要落下饥荒了。”
“家里的粮食现在得先紧着你姐,要是把你姐的事办成了,那你姐以后就能嫁个好人家,说不定还能嫁个街里吃公家粮的哩!”
“你姐嫁好了,到时候,她还能不管你?”
白月娥她自己估计也是饿的厉害了。
只见她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打开粮食缸子,从里面抓出一小把玉米粉。
然后用勺子搅动锅里的水,把手里的玉米粉一点一点的往锅里放。
放到一半,白月娥显然又心疼粮食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