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刀锋之上可谓惊心动魄,算计那国贼之思也算扣人心弦。
长安之战从定下离间之策开始,崔钧便游走于董承、杨定、白波军与张济帐下贾诩之间,更是设计除了樊稠。
整个过程最重要的便是瞒过李傕郭汜,纵然有杨彪的掩护也称得上惊险。
最终数万大军四方席卷掩杀,终于在长安城外使国贼伏诛。而他也已经封侯拜相,更是一度成为群臣谈论的焦点。
不知道史书上会如何评价,也不知后世会不会有说书人将这段惊险完全展现。
作为故事主角之一的崔钧,在这一系列事情做完之后只剩下了赶路,一切的惊心动魄都归于平静,甚至归于枯燥。
白天的枯燥或许来源于秋日的晴空,或许来源于枯黄的草木。而在夜晚里,蟋蟀则取代了蝉奏响唯一的配乐,聒噪配合着凉意同样让人难以入眠。
离开长安,东向渭南、华阴而去,段煨在华山道下大败郭汜的战场还能看见丝丝痕迹。
长安城下当时尸骨无数,血肉遍地,砸下的木石堆起来比人还要高,可因为那是都城所以很快被修缮,只有渗进泥土中的淡淡血液。
而这里纵然只交兵片刻便发生溃逃,可战后却只是匆匆焚烧处理。一把火烧过,焦尸和木头都成了一堆炭灰,这些人的踪迹只因远离了长安便再无人处理。
看着右手边巍峨华山,崔钧只是略微感叹便继续上路,这几日夜里歇息都能感觉到阵阵凉意,若是再过些日子,野外的晚上可就没法待人了。
必须快点去到青州才是正理,没有时间为尸体哀悼,也没有时间去感叹山河壮阔或是秋日凋敝。
走出潼关,崔钧按照曹操信中所言北上渡河交接粮草,行走于自己更熟悉的河东地界。
曹操的粮仓都在黄河北岸,恐怕也是看上了河东的富饶,相较于河南被董卓祸害过,尚未恢复生机的洛阳地区,河东这边世家林立、土地肥沃、百姓也有不少人在此避祸。
将这些百姓迁去兖州种地便是曹操真实的想法,哪怕他的兵锋已经染指河东,但若是袁绍一支偏师往并州而来,曹操便只能避开,无论他有多么不甘心。
河东乃是徐晃老家,崔钧本欲让徐晃回乡看看,此次去往青州,或许数年、数十年不得还乡,不如去一趟以解相思。
只是徐晃拒绝了此事,出身杨县的他在此不算豪族,甚至家中土地都被乡里的地主兼并,当年也是走投无路之下才选择了离乡从贼。
杨县城外的徐家庄里早就找不到他的家,徐晃就算回去,庄子里也只剩下了那些不太熟的老人还对自己有印象。
当年父母死亡之后他投身于白波贼,之后庄子里便没有了这一脉。
此去青州乃是为了心里的忠义,从此他和河东的关系恐怕淡薄的只剩这些称不上亲族的亲族。
徐晃在世上的亲人也只剩下了个幼子,乃是他前几年在白波军中与一民妇所生,名曰徐盖,可惜那民妇在去年冬天染了风寒已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