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汤汁收的差不多了,

顾丽丽就把鱼盛了起来,撒上些切碎了的野蒜,

一碗辣糊糊,浓油赤酱的红烧鱼就做好了。

顾丽丽找了个盖子,将红烧鱼盖起来,端到厨房里的桌子上。

把铁锅重新洗干净,擦干水,

锅里面加上油,将切成两半的龙虾放进去开始炸,杀好的龙虾,用筷子夹起来,放在一旁的盘子里,

把炸龙虾多出来的油,盛到一个小碗里,

锅里加入一块牛油火锅底料,生姜和野蒜炒香以后,

再把炸好的龙虾放进去一起翻炒一下

试了试味道,又加了一点盐翻炒一下,加少量的水,盖上锅盖焖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

把最后一个菜,端到厨房的桌子上,

锅用水刷干净,再加上干净的水,往灶台里面又扔了一块木块,烧开水,做冰白开。

把露营灯提到吃饭桌子上。

顾丽丽坐在小板凳上,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就开始吃了起来!

第一筷子,就先夹起了小龙虾,

又香又酥又脆又麻又辣,好好吃!

红烧鱼也烧的软烂入味,口齿留香,

顾丽丽都吃的有些撑了,也没吃完,

把剩下的饭菜,放到小车里,明天继续吃。

吃饱喝足,

顾丽丽又去找了一些已经晒干的芦苇杆,

戴上手套,把上面芦苇叶子,全部薅下来,只留下光秃秃的芦苇杆,用来编门帘子。

先在厨房门上比划了一下高度,

按照需要的高度,把芦苇杆截成相同长度的一段一段。

拿来粗尼龙绳开始编织门帘。

要说她会编芦苇门帘的事,

还得从她一次自驾游去马踏湖开始说起。

马踏湖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其盛产芦苇和蒲草制品。

马踏湖芦苇编织技艺,据说从清朝起传承至今。

他们以芦苇和蒲草等天然材料,制成生活用品和工艺品,都远销国外的四十多个国家。

顾丽丽他们来的这个村子,芦苇和蒲草编织品,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直到现在,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家,都是从事与芦苇编织相关的行业。

他们制作的苇帘有素帘和花帘之分,用于门帘和窗帘,有避光避暑的功能。

当地人编织的苇帘平整细密,条理清晰,轻便柔和,结实耐用。

顾丽丽跟着手工艺品的老师傅,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编织技能,

当然,比不上当地人的编织技艺。

但是,实际使用上,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外观上美观不美观的,对于现在的顾丽丽来说,并不重要。

她专门挑了些茎小、节结实、不会劈篾的芦苇杆来制作苇帘。

只用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就制作了10几块芦苇杆门帘。

在门的左右两边门框上,各钉上一个钉子,将制作好的苇帘框上,拴两根绳子挂上去,简易的芦苇秆门帘就做好了。

又分别给其他的三个木屋,都挂上芦苇门帘。

她又开始用整棵芦苇,扎芦苇毯,准备给每个三角木屋的房顶,全部盖上芦苇毯。

这个最简单,就是将干的芦苇平铺在地上,用绳子绑在一起固定就好了,

她搬来木梯子,靠在三角木屋上,

提着露营灯爬上去,

把露营灯,先挂在梯子顶上,

又爬下木梯,把芦苇毯拖上去,盖在三角木屋的房顶上,

把房顶两边的芦苇毯,用割来的藤蔓固定在一起。

用同样的方法,把几个三角木屋的房顶全部盖了起,就算下雨也不怕漏水了。

顾丽丽爬下梯子,看了眼时间,现在是晚上9点15分了,

又把鸡圈和兔子窝,也全部盖上芦苇毯,

最后,提着露营灯去鸡圈和兔子窝溜达了一圈,把水和食物都给小动物们再加上一点。

又转到工具间,检查一下种植箱,给植物们也喷了一点水。

全部都检查了一遍,去上了个厕所,

把锅里已经烧开的水舀出来,重新加冷水进去,烧水洗漱,

等她躺在充满着阳光味道的床上,已经晚上11点了。

脑海里盘点了今天做的事情,想一想有没有什么遗漏地方。

又想了想明天要做的事情,睡意上来,才慢慢的睡过去…

这一夜的森林,月亮和星星藏了起来,没有月亮的夜晚更显得漆黑。

森林里、树林里、阴森森的,

原本碧绿的树叶,此刻也是一派黑点。

在黑夜的笼罩下,

原本存在的风声、蝉声都已销声匿迹。

森林的远处,树木交错,夜色弥漫,有细微的一些稀稀疏疏的动静,

一双双幽绿的眼睛蛰伏在树丛、林后……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