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吴天泽还是辞别父母,赶回了三合乡。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不亲自盯着,心里真不踏实。
他一回来,三合乡的领导干部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很快杨方和李大勇就一起前来,汇报当下的问题。
“书记,现在地里的谷子已经可以收了,但是关于收购方式目前有分歧,一部分收购商想收购谷子,自行加工;还有一部分想在产地直接加工研磨,贴标包装,以成品小米运走。您看看怎么着合适?”杨方说道。
其实这两种卖法各有利弊,直接卖谷子,老百姓省事儿,但是在价钱上就得吃点亏了,毕竟一斤谷子七两米,都是有数的;而加工成小米出售的话,价钱是上去了,但是却需要付出的更多,场地,机器等都是问题。
思前想后,吴天泽说道:“从长远利益来讲,二次加工,出售成米对咱们是最有利的,这样还能发展产业链,营造效益,促进就业,这个钱不赚白不赚。”
“但是这个过程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啊,尤其是谷子从地里出来,还需要2-3天的时间晾晒,这中间要是赶上阴雨天,也不好处理。”
听李大勇这么说,杨方马上反驳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么多年咱们小心谨慎,还不是穷得叮当响,如今有钱干什么不赚?我相信只要咱们做好防护,一定能够利益最大化。”
“我也没说不干,只是提前把风险说一下而已。”李大勇的话明显弱了不少。
“哈哈,有意见是好事儿,大家一起讨论嘛,杨乡长,如果就地加工的话,目前乡里能不能满足条件?”吴天泽问道。
杨方马上翻开手里的本子,说道:“书记,今年咱们乡里试点村总共种植亩谷子,经过专业测算,能够达到900斤/亩的产量,那么谷子的总产量应该有5400吨左右,自从产生分歧开始,我就让人统计了全乡磨米机的数量,情况很不乐观,只有20台左右,而一台磨米机一天的工作效率大概在18吨左右,所以如果单靠乡里的机器,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肯定不行。
我的意见是,马上向县市两级农机公司租赁100台研磨机,这样能够保证3天之内所有谷子打磨完成。正好谷子从收割到晾晒,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运输和安装足够了。”
杨方的话有理有据,数字都精准化了,能够看得出来确实下了真功夫,吴天泽无比满意。
“好,看得出杨乡长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我认为可行,我看党委会也不用开了,事急从权,程序后补,杨乡长马上联系机械,选好场地,李副书记,你的工作更繁重,立即通知收购商,乡里决定以成米出售,我亲自和他们谈价钱,同时联系三个村的合作社,落实好收割、晾晒等工作,”
书记一锤定音,二人也都同意,剩下的就是执行了。
很快整个三合乡的党政班子就整体忙碌起来了。
吴天泽负责与收购商谈判,商定价格。
杨方负责联系研磨机械的租赁安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