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还记得父王不来时,母嫔常常抱怨洛霞宫的小厨懈怠,做的膳食越来越难吃。有一次还动手打了侍菜的宫女。

在他的印象里,母亲一直是个温柔平和的女子,从来不会埋怨怪罪自己的宫人,从来不会发脾气。父王也因此赐名他,言仁。赞母亲,也望他仁慈亲善。

苏氏贵子依然天天来洛霞宫,和从前一样,母嫔在苏氏来时也和从前一样,温柔平和。他很喜欢苏姨来母嫔宫里。

后来有一天,父王在母嫔宫中用膳,也让肖言仁共进晚膳。母嫔很高兴,彼时他才四岁,还是第一次与父王一起进膳。他有些紧张,但也很高兴。

母嫔找了机会悄悄交待他,要在父王面前好好表现,不要枉费她自他两岁起就教他识字读书、言诗作赋,教他礼仪道义,晓古通今的苦心。

肖言仁没有让母嫔失望,至少父王问他的一些问题,让他背诵的诗词文章,他都对答如流。与父王交谈时也频频能见父王露出欣喜之色。看得出来父王很满意,母嫔也在一旁松了一口气,显得更加高兴。

父王提到苏氏贵子,同母嫔说苏贵子有了身孕,打算封苏贵子为嫔。父王问母嫔,觉得如何。

母嫔说,甚好。说她与苏贵子情同姐妹,如今苏贵子有了身孕又得封赏,她从心底高兴着。

但肖言仁却看见母嫔将筷子握得很紧,就像听说父王没来洛霞宫用晚膳是去了苏贵子的永祥宫时一样。肖言仁听着母嫔说从心底高兴着,而他的心里在害怕母嫔会突然将筷子拍在桌上。

苏氏贵子封了嫔,父王赐字为姝。姝,美好、美人,亦称赞其柔顺、端庄、温和。母嫔念叨着这个字时,肖言仁想起,母嫔说过父王曾这样夸赞她。

苏姨在隔天来了洛霞宫,和从前初蒙圣恩时一样,朝母嫔行跪拜大礼,感谢母嫔。但如今,她是姝嫔,和母嫔一样的位份。姝嫔的随侍在姝嫔跪下时,表情惊惶地来扶她,但姝嫔还是跪了下去,伏地感谢母嫔。

她说,没有母嫔,这深宫便凉如寒潭。没有母嫔,她便没有今日。此生幸得姐姐庇护。

这一次,母嫔没有像上一次在苏姨下跪时就起身去将苏姨扶起来,而是等苏姨将这些话全都说完,母嫔说你我都是姐妹同为嫔位,怎能跪我。

母嫔这样说的时候,姝嫔正跪伏在地。然后,母嫔才起身过去朝姝嫔伸出手。姝嫔搭着母嫔的手,自己站了起来。

那天,母嫔才知道,姝嫔已有身孕三月有余。

·

·

父王依然是隔三差五来洛霞宫用膳,不来的时候,母嫔便会请身边的女宫监良柔去问父皇今日在哪宫。良柔的回复几乎都一样,敏妃的央华宫,姝嫔的永祥宫,鲜少听到再有其他宫的名字。

四岁的肖言仁险些以为,皇城内除了父王的几处宫宇,便只有这几宫了。

姝嫔依旧如当初尚为贵子时,时时来洛霞宫。但母嫔突然不再让他称姝嫔为苏姨。他问为什么,母嫔说不合规矩,不成体统。

不过他能见到姝嫔的时候再不像以前那样多,母嫔请了父王恩准,送他去东宫太师门下学课,下课后还要去与皇城军大统领沈让学刀法骑射。待这些都结束,还要去父王的书房扶光阁请安。

姝嫔有孕不久,肖言仁在向父王请安时,听闻了央华宫的敏妃也有了身孕的消息。父王很高兴,同肖言仁说他又将添一个皇弟,如此喜事定要大封大赦。

肖言仁高兴地按父王说的和母亲说,母亲脸上的笑容却突然消失不见。

敏妃在第二天成了贵妃。姝嫔在那一天来洛霞宫时,和母亲去了内殿。那是第一次,后来便常常去内殿。

母亲又准许肖言仁称姝嫔为姨,但肖言仁只在母亲在时这样称呼姝嫔。因为东宫太师说过,除了称呼皇后为母后,其他妃嫔只能称为娘娘,包括自己的生母。

肖言仁问太师,皇城里没有皇后。

太师说,没有,便没有母后只有娘娘。

肖言仁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回他,等东宫有了主人,这皇城里便将有母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