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所以它算是当时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

然而,由于要大量取得猪胰腺这种原料委实困难,所以澡豆未能广泛普及,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

后来,人们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他们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钠(苏打)或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胰子”了。

猪油在40℃熔融,而猪胰脏此时发挥脂肪酶的分解作用,将猪油分解为高级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与随后加入的草木灰碱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了脂肪酸皂。这就是现代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

而在西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

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

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由此发明了肥皂。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9世纪末,制皂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形成了现在的肥皂。

想到就要做到。过了几天。陆子龙见到族人收集了十几陶盘的油脂后。陆子龙马上行动。他先带领族人用陶泥捏造了20多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模具,在刚刚捏造的模具内,压上几片树叶,让模具中,获得清晰的树叶的造型。

这些模具当晚就拿到瓷窑进行烧制。第3天,陆子龙就收到了15个内壁印有树叶造型的瓷制模具。

有了模具后,陆子龙让族人再陶锅中炼制这些油脂,他先将这些大块的油脂用石头切碎,切成小丁,然后放入陶锅中,将陶锅放到大火上烧。不一会油脂被炼化,香气四溢。

随着油脂的炼化,陶锅中的油脂块迅速缩小,最后只剩下很焦黄的很小的油渣,漂浮在液化的油脂中。

这些小的油渣主要是肌肉和蛋白质,已经没有了油脂,随后他用柳条编织的笊篱,将这些油渣捞起,控干油脂后放入一个空陶盆中。待这些油脂温度降低,他撒上食盐,这些油渣就成了部落中孩子们美味的零食。

接着他带领族人首先制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他先将草木灰放入一个陶锅中,加入1.2倍草木灰重量的水接着去进行搅拌。接着除去除杂质,通过4层麻布和碳粉的过滤,获得碱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